零售财报显示衰退已至!
2022.08.22
播放量 5.9k
这种两极分化的消费状态并不可持续。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是很大的,服务业的火爆在我看来并不可持续,他更多的是一种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。而在经济下行的大浪潮下,这种零星的逆势动能很难维持,最终也是要随波逐流的。#沃尔玛 #Target #零售行业 #零售 #零售财报
#零售
文字稿
在上个月的一期会员视频中,我通过分析银行股的财报,给各位看官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美国经济预期。结果最近这段时间的市场,几乎就是完全按照我们当时的预期那样发展的。可见分析典型行业的财报,能够给我们投资者带来极高的前瞻价值。在那期视频后,我就在思考,还有没有什么行业能够起到像银行股这样,对整个市场的前瞻作用呢?
思来想去,我认为最具代表意义的行业,应该就是最近刚刚出财报的零售行业了。零售行业是最贴近消费者的行业,而消费又占了美国GDP的70%以上。所以说零售公司的表现,对美国经济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。现在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,比如通胀,经济衰退,劳动力成本,大宗商品价格等等我们都能在零售的财报中看出些蛛丝马迹。从中我们也可以把握市场未来的走势。上周,包括沃尔玛,target,home depot,Lowes等多家零售公司密集发布财报。这期会员视频,美投君就给各位看官深入分析一下零售公司们的财报,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。
上来我们还是先简单看一下公司的财报表现。先说零售老大哥沃尔玛的表现。沃尔玛本次财报实现了双beat,营收152.86b,同比增加6.5%,高于预期的150.81b,每股盈利1.77美元,高于预期1.62美元。另外,公司还给出更好的未来展望,把全年每股盈利从本来的下调11%-13%,减少为下调9%-11%。由于财报各数据基本超过华尔街预期,因此当天股价也大涨了5%。
不过千万别误会,沃尔玛股价涨可不是因为财报表现好,而是没有想象的差而已。在7月26日,也就是财报前的三周,公司就已经提前发布了利润预警。他们表示因为食物和燃油价格飙升,全年每股盈利直接从原来的负1%,下调到负的11%-13%,股价当天大跌7.5%。而现在去看它们最新的预期,依旧是下跌9%-11%,比原来的负1%还是要差很多。另外,别看本季度沃尔玛还能实现营收增长,但他们预计明年的每股盈利和运营收入都会出现下降。未来的情况不容乐观,只是本次财报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而已。
如果说沃尔玛的财报算是普通,那么零售业另一家巨头target的财报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了。Target本季度的营收为26.04b,比去年同期增长2.6%,稍稍高于预期。但每股盈利仅有0.39美元,远低于预期的0.72美元。更恐怖的是运营利润率,从去年的同期的9.8%骤降到现在的1.2%,突然变成了一个不赚钱的生意。管理层给出的原因是他们在疯狂打折清理库存,并且把问题归咎于运输成本,也就是油价上。不过,后面我们分析财报数据时会发现,问题不像管理层说的那么简单。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已经预计了target的财报会很糟糕,所以财报后市场并没有过于惊讶,第二天以下跌3%收盘。
这两家最典型的零售股放到一起对比呢,很显然沃尔玛要更加坚挺一些。背后的原因,除了管理层上的差距外,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两家公司销售的产品性质不同。沃尔玛销售的产品中,消费者必需品的比例比较高,食物的比例是50%左右。而target更多卖的是非必需消费品,比如衣服,家具,电子产品之类,而食物占比只有20%。很显然,通胀再高,经济再不好,人们也得买食物,但电子产品和家具就可以多等等。所以沃尔玛的表现会相对更为坚挺一些。
这两家公司以外,其它的咱们就不一一列举数据了。简单总结就是,Home Depot和Lowes都算是稳中向好,大家整体翻新房子和DIY的热情还不错,BJ’s Club受到油价上涨的利好,表现不俗,而其它几家零售公司这沃尔玛和target的情况类似,也都是必需消费品相对坚挺,非必需消费品则正在遭遇困境。既然沃尔玛和target的财报具有代表性,那么我们就继续深挖一下他俩财报中体现出来的问题。这也能给我们判断整体的市场趋势提供一些启发。
关于定量分析零售财报,我之前专门做过一期会员视频。不知道各位看官还记不记得零售公司最重要的两大数据是什么?没错,就是周转效率和盈利能力。要是印象不深了,可以回看我们之前的那期视频。咱这里不再介绍方法,主要看一下分析的结果。
我们首先来看两家公司的周转率。周转率分为很多种,比如库存周转率,运营周转率,回款周转率等。他们之中最重要的还是看库存周转率。从下图中可以看到,去年两家公司的库存周转速度非常快,但进入2022年后很快就被打回原形。比如沃尔玛的库存周转是8.5,不仅大幅低于去年的9.4,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值。可以看出,库存管理是今年零售公司的一大问题,两家公司在财报中也都表示,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去库存,情况要在明年才可能会有所好转。如果只是一家公司库存周转慢,可能是管理的问题,但如果大家都是如此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了。说明现在零售消费正在趋于疲软。
再来看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沃尔玛自19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很稳定的水平,即便在过去两年的爆发性消费中,他的经营利润率也只不过是从原来的4%到5%左右。不过,沃尔玛的利润率在近期开始下降,已经到达了近五年的最低水平。另一边,target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。Target的利润率从原来的5%,在疫情中一下上升到9%,然后在本季度又暴跌到2%以下,这表现就像坐过山车一样。可以看出,target的盈利表现就像是一个放大版的沃尔玛。不过,这也证明行业整体的趋势是一样的,就是已经到了消费下行,利润疲软的地步。只不过沃尔玛的防御型要更强一些。而target则对经济更加敏感。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他俩的股价表现中看出些端倪。下图中,黄线是这两年target的股价表现,蓝线是沃尔玛的股价表现。很明显,两者趋势相同,但是幅度差距很大。
最后,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家公司的增长情况。相对于总营收的增长,同店销售增长会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数据。因为他排除了新开店和关店的影响。可以看出,target的同店销售增长跟盈利能力一样也是大起大落。看了上面的数据后,这样的表现并不让人惊讶。这张图的重点是,我们首次看到了沃尔玛和target这两家公司在表现上的不一致。Target同店销售增长的放慢趋势非常明显,而沃尔玛近期的销售增长还有所提升。这个增长上的分歧非常重要,他实际上反应的是消费者内部的一种消费转型。这点我们后面会详细的分析。
总得来看,我们已经从两家公司的财报数据中看出了明显的消费放缓的趋势。不过,不同的公司对于消费放缓的反应也是不同的。像target这样的零售股,销售的主要是非必须消费品,他们对于经济更为敏感,因此在复苏周期中,他们的表现会更优,股价的涨幅也比较明显。而在现在这种经济下行的周期中,表现就非常糟糕。同类的公司还包括best buy,梅西百货。而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股,销售偏重必须消费品,那么他们的防御性会比较强,在各种环境下都会比较稳定。尤其在衰退中变现会优于其他股票。同类的公司还有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。
分析完财报的高阶数据,我们再往深研究一层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,零售公司的财报表现,反应出了那些经济现象?
要说经济现象,首当其冲肯定离不开通胀的情况。零售公司直接对接消费者,可以说是对于通胀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。这次零售财报,我们不仅看到了通胀对于零售公司业绩的影响。也看到了,通胀对于消费者行为的改变。这些都对于我们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十分关键。
首先,我们看到了很明显的消费者trade down的现象。或者说是消费者在积极的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,用最近时髦的话说就是消费降级。几乎所有零售公司的管理层都在本次财报中提到了trade down现象。像是沃尔玛的自营低价品牌great value的销售额这个季度就非常不错。相对应的,更贵的替代品,这个季度的销售就遇到明显的下滑。举个很现实的例子,很多本来是消费牛肉的顾客,现在都转去买更便宜的鸡肉,吞拿鱼罐头,乃至豆子了。听起来很心酸,但这就是切切实实正在发生的事情。在沃尔玛,这类低价食物的销售额比以前增长了25%之多。
另外,沃尔玛还发现,很多以前不属于他们的客户,现在都来光顾他们了。这些客户就是美国典型的中产家庭。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,在新增的食品收入中,有75%是来源于年收入超过10万的家庭,而这些新增的中高收入顾客,就是让沃尔玛这两个季度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。在未来一段时间,经济依然会下行,通胀也大概率还会维持高位一段时间,我认为,这种消费降级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。
不过,沃尔玛也给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。他们发现,当7月份油价出现明显回落的时候,那些在之前已经降低了消费水平的顾客,又重新回来买买买了。可见汽油价格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。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经济对于油价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。
说到通胀,我们也不得不讨论一下供应链的问题。因为本轮通胀最开始的始作俑者就是供应链短缺,很多货物供应不上才导致的物价上涨。虽然后来逐渐演变到了油价和劳动力成本上,但是供应链依然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话题。那么这次零售财报中,供应链对于零售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有多少呢?
答案很出乎意料,因为供应链的影响几乎已经消失了。如果供应链有影响的话,那么零售公司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缺货。而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,上面我们也分析了,零售公司最普遍的问题是库存太多。沃尔玛本季度的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%(图),CEO表示,主要原因是他们是错判了经济形势,而且供应也变得非常充足,导致库存反而成为了一个负担。而Target的库存问题就更加严重了(图),Target的库存自去年年底以来就一直飙升,最新一季的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%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的零售公司身上。虽然说库存增加也有产品卖不出的原因,但是很明显,供应链紧张导致的通胀正在逐渐从零售行业中消失。
说完了通胀和供应链的问题,我们再来看看,零售财报有没有反应出任何经济衰退的前兆。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沃尔玛和target过去15年以来的单店销售额增长。可以看到,在08年金融危机的衰退中,是target率先进入负增长,随后沃尔玛的业绩也开始下滑。这也符合我们上面分析的逻辑。非必须消费品先跌,随后随着整个经济的下行,必须消费品也会受到影响。
我们再将目光移向最近两年,可以看到,疫情中的消费爆发对于两家公司都带来了不小的提振。尤其是target,单店销售额的增速曾在20年底达到25%。这是前所未有的增速了。沃尔玛也是如此,可以看出,他的增速也显著高于之前的平均水平。这与疫情中的消费爆发有关,当然也跟通胀有很大关系。如果刨去过去一年5%到9%的通胀,我们会看到,其实沃尔玛现在还在一个正常的水平,而target的增长已经为负了。这确实是一个不利的信号。
不过,我们也不能根据这一个信号就说经济要陷入衰退了。我们也要综合其他的行业来看。比如同是这周出财报的Darden餐厅和Dave and Buster’s,一家是餐饮,另一家是娱乐。他们都属于服务性消费行业,在本季度都录得两位数的增长;还有之前各个航空公司,以及旅游相关的公司甚至都是20%-30%的增速打底。银行财报也显示,美国的消费整体来看依然强劲。
综合所有这些信息,我们可以看出。消费正在出现两极化的现象。商品类消费,也就是零售代表的消费,已经展现出了明显的下行信号。而服务类消费,也就是餐饮,娱乐,旅游这类消费仍然在蒸蒸日上。商品类消费背后对应的多是穷人,他们对于经济下行最为敏感,也会最先在消费行为上做出改变。而服务类消费则更多对应着中产和富人,很明显他们手中还有余钱,消费的热情并没有出现太大消退。
我个人认为,这种两极分化的消费状态并不可持续。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是很大的,服务业的火爆在我看来并不可持续,他更多的是一种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。而在经济下行的大浪潮下,这种零星的逆势动能很难维持,最终也是要随波逐流的。所以,虽然我们这期是在分析零售业,但是我认为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那些服务业受利好的公司们。我认为,他们的黄金期很快就要过去了,投资者应该保持格外的谨慎。
最后,我们来分析一下一类独特的零售公司,订阅类零售。Costco是订阅类零售公司的鼻祖,也是行业的龙头,但是Costco一个月后才出财报,我们现在没法分析。不过我们可以拿另外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作为参考。一个是BJ’s wholesale club,另一个是沃尔玛旗下的Sam’s club。而出乎意料的是,这两家公司的表现都非常好。
本季度BJ’s Club营收同比增加了惊人的22%,会员收入也增加了11.3%,表现非常惊人。而沃尔玛的Sam’s club,也录得了17.5%的增长,和沃尔玛自家品牌的店铺的7.2%增长形成鲜明对比,Sam’s Club的会员费也有着8.9%的增长。根据两家公司管理层的解释,他们认为会员商店表现优异主要是两大因素推动的,一是很多人要来找这些店加便宜的油,二是他们发现不少中产消费者对于价格也变得更敏感,而这些会员式零售大分量批发价的模式,吸引了这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们。
虽然这两家超市从规模上看,都只有Costco的零头,但对于预测Costco的表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目前来看,在通胀上升,经济不好的时候,人们是愿意去花60美元去买一张会员费,来获得一张‘省钱’入场券的。不过,美投君也了解到身边有朋友因为东西太贵,退订了Costco的会员。现在这个趋势还不是很明朗。各位看官怎么看订阅类零售和传统零售在经济下行时的表现呢?也欢迎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。
#沃尔玛 #Target #零售行业 #零售 #零售财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