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没有任何技术壁垒,却注定成为行业老大?HOOD下一次10倍暴涨机会即将来临!

2025.07.28

播放量 18.5k

video_lock

Robinhood这支股票最近被不少人关注。自2022年开始算起,Robinhood的股价已经翻了超过10倍,和这两年的PLTR、英伟达相比都毫不逊色。那Robinhood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呢?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呢?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Robinhood这支股票最近被不少人关注。因为今年以来,Robinhood股价已经上涨了165%,成为了今年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。这种已经暴涨了的股票,我们为什么还要分析呢?如果你投资股票只为投机一波暴涨的话,那确实不用看这期视频了。但如果你是个长期投资者,想要寻找值得长期关注的投资机会,那么本期视频或许能够帮助到你。
不得不说,Robinhood所在的行业,券商,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,甚至是有点过气的行业了。可Robinhood居然能在这么一个过气的行业里跑出来,还能有如此优异的增长,实属罕见。事实上,Robinhood优异的表现不是今天才开始的,自2022年开始算起,Robinhood的股价已经翻了超过10倍,和这两年的PLTR、英伟达相比都毫不逊色。那Robinhood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呢?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呢?今天这期视频,咱们就来聊聊Robinhood。
要想看懂Robinhood这家公司,我们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它的历史。
Robinhood这家公司创立于2013年,两位创始人,Tenev和Bhatt是斯坦福的同学。刚毕业那几年,两人做过高频交易软件,也给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做过交易系统。在这些工作经历中他们意识到,机构下单交易几乎是没有成本的,可散户不仅每笔交易都要付高达10美元的佣金,而且交易软件还特别复杂,门槛相当高,这把大量想要投资的普通人给挡住了。他们意识到,这背后蕴含着一个巨大的被压抑的需求。很快,两人一拍即合,决定要做一款零佣金,方便好用的券商。Robinhood就这么诞生了。
Robinhood这个名字来自于英国传奇人物罗宾汉,他被认为是劫富济贫、伸张公平的象征。起这个名字的寓意,就是要把那些只属于高端华尔街机构的金融机会还给普通人。这也成为了公司至今为止一直未变的愿景——“平民化金融”。
2015年,Robinhood第一款产品,Robinhood移动端应用正式上线,APP一经推出就变成了现象级产品。这款产品不仅能做到零佣金交易,而且产品的交互和使用体验还非常好。用户在线上只需要不到4分钟就可以完成开户,交易操作也非常简单直接,像玩游戏一样,深受年轻人的欢迎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Robinhood 已经拥有数十万的客户,公司也得以站稳脚跟。
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,这Robinhood是怎么能够实现零佣金的呢?他们不赚钱吗?当然不是,他们用的是一种叫做PFOF的方法,Payment For Order Flow。这种方式在当时已经是一套成熟的应用在机构上的方法了,而Robinhood则第一次把它带到了散户中去。
一般情况下,我们在交易所做买卖,买方和卖方之间都有一个价差,最少是0.01美元。而这个价差,往往被交易所或者机构给赚走了。而券商则会单独收一笔佣金作为他们的报酬。而Robinhood的订单不会直接给到交易所,而是给到和自己签约的做市商,也就是撮合交易的机构们。这些做市商同样靠价差来赚钱,Robinhood不去收用户的佣金,而是去找这些做市商要一部分分成。为了保证散户的利益,PFOF交易的价差不能高于交易所的价差。这么一来,对于散户交易者来说没有任何区别,Robinhood既保护了散户利益,自己又从每笔交易中获取了收益,同时还能不用收任何交易佣金。
咱们回来讲公司的历史。15年之后,公司的发展可以说颇为顺利。这一部分归因于一开始建立起来的口碑,但更重要的,是公司极快的产品更新速度,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。
16年,公司推出Robinhood Gold订阅服务,以每月5美元的价格给用户提供一些高级功能,包括盘前盘后交易,Margin账户服务等。17年,Robinhood上线期权交易,而且同样做到免佣金,这在当时属于破天荒的举动。18年,Robinhood进入加密货币交易市场,而且将加密货币,期权,股票都整合在同一个界面,一个账户就能完成跨类别投资,这在当时也属于行业首创。19年,为了解决年轻用户群体买不起昂贵股票的痛点,Robinhood推出零碎股交易,用户哪怕只有一美元都可以买股票,再次引领了行业创新。
正是在这些产品的推动下,Robinhood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用户,到2019年,已经达到千万用户的级别,成为美国最大的几家券商之一。
不过,Robinhood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。20年开始,Robinhood接连遭遇打击。最有名的当属21年的Meme stock事件。当时,在GameStop这只股票上,散户们都在合力买股票买期权狙击做空机构。面对散户激进的交易行为,Robinhood宣布限制用户买入GameStop股票。这引发了大量散户的不满,不少人质疑公司是受做空机构的指使,丧失了“平民化金融”的愿景。事实上,在GameStop事件中,Robinhood之所以禁止散户买入股票,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满足清算所骤增的保证金要求。这其实是挺合理的,奈何散户们不领情,公司声誉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。
祸不单行,进入22年和23年,极大的宏观压力,加上声誉本来就受损,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。22年收入直接下滑25%,公司还因此被迫裁员。同一时间,Robinhood还受到了监管的特殊照顾,甚至当时有传言说,SEC在考虑禁止PFOF,当然最后并没有禁止,但股价还是支撑不住,最惨的时候,一度跌去了90%。
或许是这几年的困难,让管理层意识到,光靠交易是不够的。在24年开始,公司决定把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,不光要做券商,还要做所有金融相关的服务。24年3月,公司举办了首届产品发布会,高调发布多项新产品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Robinhood Gold信用卡,该卡提供所有消费3%现金返现,而且没有年费。人们首次意识到了Robinhood要进军金融领域的野心。
紧接着,今年3月的产品发布会,公司宣布进军银行业,Robinhood开始提供那些传统的银行服务,包括转账,存储,交易等。另外,公司还推出了AI投资服务和财富策略助手等新功能,并且开始自营主动管理ETF,宣布进军资管行业。
到了6月底,Robinhood又在法国举办了另一个新品发布会,发布会上,Robinhood宣布要在欧洲推出美股代币化交易、构建自有Layer 2区块链,以及加密衍生品交易,这在当时也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。
这里最受关注的必然是美股代币化交易,也是近期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因,我们多说一下。美股代币化交易是Robinhood的创新,它的逻辑和美股ADR很类似。公司先是发行代币,然后在代币背后绑定着抵押资产,比如苹果的代币,背后就绑定着苹果的股票。这样,用户就可以通过交易代币,来间接交易股票了。而由于交易发生在代币链上,便能实现了24小时可交易。这种没有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,对于在欧洲的用户来说就提供了巨大的方便。更有意思的是,Robinhood还说他们可以提供OpenAI,SpaceX这种没有公开上市的企业代币化交易,虽然这个计划暂时因为OpenAI的明确反对被驳回,但从技术上看,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的,相信Robinhood未来也一定会涉及。可以看到,Robinhood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平民化金融的愿景。代币化交易,让更多人可以不受时间,地点的限制,乃至投资标的限制去做交易。公司也因此进一步开辟了新的用户新的市场。
正是因为公司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,创新功能,让他们能够持续拓展用户边界。现在,Robinhood已经有2500万的用户,是美国最大的券商之一
关于公司的发展史,咱们就先聊到这里。那对于这么一家已经小有成就的公司来说,他们现在的财务状况如何了呢?这里不妨给大家看几个重要的数据。
首先,是利润率。下图分别展示了公司过去五年运营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的表现,可以看到,自24年年初开始,公司的利润率实现了由负转正,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当中,这是华尔街最喜欢看到的财务变化,也是24年开始Robinhood股价腾飞的原因之一
展望未来,公司的利润率还会有一个不错的增长。下面两张图是大摩预期的Robinhood未来4年的EBITDA和每股收益。可以看到,公司未来收入会有持续快速的上涨,而且涨幅比过去几年还要快。这是因为,券商的成本绝大部分都是固定成本,即前期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搭建。而一旦这些搭建好之后,可变成本就几乎为零。毕竟,多一个用户,多做一笔交易,对于券商来说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成本,也因此,公司的毛利率能达到90%。现在,Robinhood的收入已经能覆盖住这些固定成本,那么未来新增的用户和交易,绝大部分都会归入纯利润。这便是公司未来利润会预期快速增长的原因。
另一个投资者需要了解的是公司的债务状况。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只有1.3亿美元的长期债,相比于100亿美元的现金,和一年近30亿美元的利润来说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可见,公司在债务管理上还是比较稳妥的。
那是不是公司的财务状况没有需要担心的呢?倒也不是,Robinhood的财务状况绝对没有到让人彻底放心的时候,它有两个重大的隐忧。第一,是公司的现金流还没能转正。虽然利润的持续增长会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,情况也确实在好转,但至少过去三个季度,公司依然都是负现金流。第二,是公司过去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长,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币圈交易。而币圈交易的波动是非常大的。这两个财务上的隐忧,会是投资Robinhood的一个巨大的风险,这点我在后面会重点说到。
不过,相比于对财务数据,Robinhood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担忧摆在投资者面前,也是市场认为Robinhood最大的风险,那就是竞争。Robinhood目前拥有的东西,无论是它的技术,功能,还是产品,都能轻而易举地被人抄走。是的,Robinhood确实是行业的先驱,有很多创新,可这些创新并非只有Robinhood能做,单论技术壁垒也并不高。比如Robinhood在零佣金开始三年后,美国绝大部分的券商都已经复制了,这大幅削弱了Robinhood的吸引力。而券商,或者说消费者金融,又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,很多老牌的大型金融机构又掌握着最多的用户和资源,那么Robinhood真的可以一直这么顺利的发展下去吗?如果行业中那些主流玩家和Robinhood认真竞争起来,Robinhood有什么护城河可言呢?
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在商业竞争中,经典的玩法,低端颠覆。而公司的护城河就隐藏在这套玩法当中。
什么是低端颠覆呢?这是一种经过无数遍验证的,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。它最基本的原理是,通过够用、且更便宜、更容易得到的产品,在一些主流玩家不在意的下沉客户群中切入,占领底部市场。在底部市场站稳过后,再一路往上,慢慢吃掉主流市场,甚至颠覆主流玩家。
低端颠覆最经典的例子,非拼多多莫属。拼多多创办于2015年,最初,围绕在拼多多周围最大的质疑声也是竞争,你拼多多到底有什么护城河能抗住淘宝和京东的竞争呢?看懂了拼多多的例子,你也就能看懂Robinhood了。
15年时,中国电商已经相当成熟,要想从中分一杯羹,谈何容易?拼多多一开始确实找到了一条路,他们专门去找四五线城市、乃至县镇乡村的用户,通过大幅度的补贴,主打9.9包邮,用最便宜最低端的产品切入市场。很快他们便打开了一片生存空间。
但随之而来的,便是对于护城河的质疑。你做的事情,淘宝和京东不能做吗?他们当然可以,只是他们不屑于做。淘宝平均每个用户每年花近1万块钱,而拼多多的每个用户不到900。而且这些用户不仅花钱少,物流成本还高,所以压根就挣不到什么钱。因此,淘宝和京东都不屑于去赚拼多多的辛苦钱。这点非常关键,因为它使得拼多多得以在一个相对真空的市场里自由发展。
而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,拼多多的规模得以不断扩大,用户量也随之提升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公司的物流系统在快速完善,成本得以快速降低,和供应商的谈判中也有了极高的话语权,又可以让他们把成本给压得很低。到了某一天,淘宝和京东们突然发现,无论是用户,物流,供应商,还是整个电商生态,拼多多已经占得一席之地了。
而低端颠覆不是永远低端,它是以低端作为切入口,站稳脚跟后,再抢占主流。拼多多便是如此。2019年,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计划,把市场直接投放到一二线城市,开始销售高端产品,甚至还通过卖9.9包邮的苹果手机来吸引这些人的注意。由于前期的势能积累足够,拼多多迅速抢占了大量高端市场,直接抢走了很多原本属于淘宝和京东的用户。
20年,淘宝和京东终于后知后觉,决定开始和拼多多竞争。他们分别推出“特价版淘宝”和“京喜”。然而这时他们突然发现,自己已经竞争不过这个曾经看不上的对手了。因为拼多多为了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,它的成本结构,尤其是针对下层市场的成本结构,已经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做到极致了。它早就不再是一个只靠补贴硬撑的平台,而是一台低成本、高效率的运营机器。不仅如此,淘宝和京东再想下场打价格战,还要牺牲自己的利润模型和品牌定位,这又和自己原先的商业模式发生冲突。
到现在,拼多多不说颠覆传统巨头吧,但至少也算是分庭抗礼了。你说他当初的护城河在哪呢?他的护城河不在于低价,要比价格,比补贴,阿里和京东绝对比拼多多更有实力。也不是因为产品,或是技术,而是靠的低端颠覆这套打法:先在没人重视的角落里长大,再反攻主流;当主流巨头醒来时,它们已经很难用原有武器把你打回去了。
看懂了拼多多的发展模式,看到了今天的拼多多,你就能看懂Robinhood了。很明显,Robinhood的发展战略和拼多多有很多相似之处的。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,Robinhood从来就没有真正和传统券商们去抢用户。传统券商,像是Charles Schwab、Fidelity的主要用户,是那些高净值,高频交易,对投资金融有一定了解的人。传统券商所有的产品、服务、资源,都是朝这些人倾斜的。而对于那些价格敏感,账户规模小的新手散户们,传统券商其实是看不上的,对于他们来说,这些用户就是典型的“钱少事多”型,不光不愿意接收这样的用户,更不愿意花钱去为这些用户做产品。就跟淘宝和京东不在意乡镇地区的用户一样。
然而,这部分传统券商看不上的用户,就成为了Robinhood的核心目标群体。从公司的发展史可以看到,不管是零佣金,零碎股,还是币圈交易,或简单的页面,这些功能显然都是为了给那些对价格敏感,账户规模小的新手散户而设计的。他们之前被排挤在传统交易服务之外,但现在有了Robinhood,他们的需求就得到充分释放。所以,与其说Robinhood是抢占券商市场,不如说他是扩大了券商的行业边界。
那你说Charles Schwab会去挑战Robinhood吗?他根本就看不上。Charles Schwab的用户平均资产可是Robinhood的几十倍,他何必费时费力去和Robinhood抢用户呢?所以有人说,Robinhood没有护城河,扛不过竞争,但你看到这里就明白,其实Robinhood不需要护城河,因为没有人会对他造成像样的威胁,大家都看不上它的蛋糕,也就不用护城河了。而正是这份看不上,给了Robinhood在夹缝中生存的机会,得以发展壮大。直到某一天,Robinhood会再利用这些势能,在某一刻反攻主流,威胁到传统券商,就能上演低端颠覆的经典桥段了。
当然了,不是说做低端的就一定能颠覆主流,这背后的难度是很大的。拼多多这样的案例更多是凤毛菱角,绝大部分的低端颠覆,最后都以失败告终。我们凭什么相信Robinhood可以去颠覆传统券商呢?
事实上,我对Robinhood能做到低端颠覆还真的有信心,至于原因我得一层一层帮各位拨开这家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。
对于一家做低端颠覆的公司来说,他们的用户也没办法给他们赚什么钱,而直接和主流竞争又做不到。那怎么办呢?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快地去开拓更多的新市场,做大用户规模,尤其是那些主流看不上的用户。只有这样,才可以做出规模效应,压缩成本,掌握更多的行业话语权,未来推新功能也可以快速摊薄成本。所以说,对于低端颠覆者来说,前期扩展用户边界,快速扩张用户规模至关重要。而这正是Robinhood在做事情。你仔细观察会发现,他们现在做的所有事,重点都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为了拓展用户边界。不管是零佣金,还是零碎股,不管是币圈交易,还是代币化交易,这里的每一个创新,都是为了吸引传统券商没有覆盖到的客户,而从结果来看,他们确实做得相当不错。
那为什么Robinhood可以做到这一层呢?其实Robinhood的历史中我们能知道,它的获客模式,和传统券商相比有着天壤之别。传统券商是以业务和利润为驱动的公司,他们往往是看到市场有需求,监管也设定下来,而且看到利润空间之后,才会开始做产品,拉客户。但Robinhood不是,他们是一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,以产品为驱动的公司。他们通过不断寻找用户痛点,用技术手段和极为快速的迭代,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,扩大用户规模。他们甚至不会在意监管的存在,像这次美股代币化的发布,监管都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个产品,Robinhood就已经发布了。正是这样的模式,快速获得一批又一批新用户,不断打开行业边界,让那些本来没有机会参与进来交易的人,成为Robinhood的用户。
所以你看,公司能够成功低端颠覆的核心能力之一,就是其一贯保持的创新精神。不管是零佣金,极简App设计,到后面的各种新功能,都是行业里非常伟大的创新。别人可能几年出一个创新,而他则能持续不断地推出引领行业的创新产品。并且公司能够始终以技术为核心,围绕用户体验来迭代。而这种企业文化显然不是那些传统券商能够比拟的。
另外,Robinhood还有超高的执行力。前面讲到公司发展史的时候,只提到了Robinhood比较重要的产品,但实际上,Robinhood所推出的产品远不止这些。公司一季度披露的新产品和新功能就多达14个。这种产品迭代开发速度,就是公司超高执行力的体现。这对于快速占领新市场,增加用户规模来说极为重要,也是主流券商所没有的能力。
看到这里你会发现,Robinhood虽说是券商,但他更像是一家在硅谷的互联网公司。无论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,还是产品和技术为驱动,亦或是快速迭代和创新的能力,都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能力。这放到传统券商行业中,我认为是有很强的颠覆属性的。
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?还没有,Robinhood不光要去颠覆传统券商,它甚至想要去颠覆整个金融行业。在公司的年报上,有这么一句话:
“我们的十年规划或长期愿景,是要打造全球第一的金融生态系统。这意味着,我们将把目前几乎只面向零售客户的业务,扩展至同时服务各类企业和机构;并且,从主要聚焦于美国,转型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平台,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服务——无论他们是个人零售者、企业,还是各类机构。”
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,“全球第一的金融生态系统”。这说明,Robinhood其实并不满足于低端颠覆券商这一个行业,他们要去抢占更大的市场,去抢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,做一个超级App,低端颠覆整个金融行业。而这两年,公司在推出信用卡,数字银行,乃至一些贷款服务,显然就是为了这个目标去准备的。券商,似乎变成了一个切入点而已。要是真的去抢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,那这个长期愿景就极具想象空间了,毕竟,Robinhood现在还只是一家不到1000亿美元的公司,而传统金融机构,像JP Morgan这样的大银行,市值已经接近万亿级别。如果Robinhood能像打开券商低端市场一样,去打开银行和资管的低端市场,那么Robinhood的投资价值将无可限量。
但话又说回来,我们作为投资者也不能太轻信管理层说的话。管理层的这个愿景确实很不错,但要挑战银行、资管,这难度那可比券商要大得多。一方面,银行和资管也不是Robinhood擅长的领域,以上被验证的能力能否复制到全新行业中毫无确定性可言。另一方面,银行和资管这部分的竞争相对要激烈得多。不光主流玩家的实力要比券商玩家强太多,而且还有很多Fintech公司在这条赛道上,Robinhood并非是唯一的颠覆者。所以,我们可以对Robinhood的这个愿景保佑一定期待,但我认为,最合理的上限,还是在全球券商行业里不断打开市场,成为主流,乃至实现行业领先地位。而光这一点,就足以带来不错的回报了。
说了这么多,我们讲的都是长期的愿景。但我们投资不能只看长期,也要看公司中短期业绩的变化,而这也是过去这两年股价上涨的核心。那就中短期来看,Robinhood的收入增长引擎在哪呢?尤其是,Robinhood会通过什么方式,去继续扩大它的用户规模呢?
这第一,是国际化。一直以来,Robinhood的业务都集中在美国,而最近这一年,明显看到公司的重点开始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市场。过去这两个季度,公司在欧洲的扩张非常迅速,除了美股代币化,公司也在欧洲快速打开币圈和期权的交易,以此来吸引更多新用户。在亚洲市场,Robinhood最近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并申请经纪牌照,而CEO在投资者日上明确表示,公司很快就会为亚洲客户提供服务。在加拿大,Robinhood前不久以约2.5亿加元收购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加密公司WonderFi,预计交易在今年下半年完成,预示着公司也将开始进入加拿大市场。国际化不仅可以让公司在收入上得到提升,还能快速增加它的用户规模,扩大影响力,为未来的低端颠覆创造更多的势能。
第二个增长的动能,则来自于不断拓展的新业务。前面说过,公司现在在推广信用卡,数字银行,乃至银行贷款等业务,在现在川普政府去监管的大背景下,这些业务的推广都会比较顺利,这对于Robinhood便是如虎添翼。
而要说这些新业务里,对业绩增长贡献最多的,还得是币圈。Robinhood现在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一了,在过去这两个季度,公司在数字货币交易的收入大幅增加,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。而币圈交易只是刚刚起步,现在还在快速发展当中,未来的交易一定会更频繁更多,行业长期的增长非常可观。而这将会给Robinhood长期的业绩带来重要的增长动能。
还有一个业绩增长的动能,是现有用户的资产增值,这是Robinhood非常特别的地方。由于Robinhood的用户都很年轻,平均年龄只有35岁,他们的资产都很少,平均下来一人只有3500美元。和Charles Schwab的二十多万相比,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长期来看,随着用户平均年龄的增加,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,这些人的资产必然也会增长,给Robinhood带来确定性的收入增长。
整体来看,就中短期,Robinhood不管是国际化,还是业务拓展,亦或者是现有用户的资产增值,都能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长,而且确定性都很高。战略方向也非常明确,就是拓展用户规模为核心。有这些中短期的增长动能,我个人认为,公司低端颠覆的成功率是在不断增加的
前面说的都是Robinhood值得投资的理由,那是不是我们现在就可以无脑买入了呢?别急,Robinhood这家公司还真不能着急买入,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风险是我们不能忽略的
下图展示了Robinhood过去这两年不同业务的收入占比趋势图,咱们就看最近这两个季度的情况。可以看到,Robinhood有70%的收入是交易带来的收入,其他30%基本上是息差收入,还有一小部分是其他收入。而这70%的交易收入,对于Robinhood来说,就是一把双刃剑。
我们知道,券商的收入非常依赖金融市场的活跃度,金融市场活跃的时候,交易就会比较多,券商也就更能从中获得佣金,或者PFOF的收入。反过来,如果金融市场不活跃的话,交易就会减少,券商的收入也就减少。这并非券商自己能够控制的。所以说,券商的收入周期性非常明显。而这对于Robinhood来说就更是成倍地影响,因为Robinhood的用户,大部分是年轻散户或者投资小白,这部分用户群体是最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。牛市的时候,喜欢一窝蜂冲进去投资,每天恨不得都要做几个交易才感到满足。可一旦到了熊市,别说投资了,估计很多人直接把Robinhood的App都给删掉。而这便放大了券商的周期性在Robinhood上的影响。也就是说,一旦金融市场变差,那么Robinhood的收入将会立即受到影响。
而这个周期性的影响之大,在我看来,是Robinhood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解决的。我给大家看一个数据。下图展示了过去这五年,币圈交易量的趋势图。可以看到,在21年牛市的时候,整个币圈的交易量可以在一个月内就翻几倍,但到了22年23年的熊市,币圈的交易量一下子就跌到谷底,交易量直接抹去了90%。这种程度的下跌,必然会对券商的业绩带来极大的冲击,而且根本不以Robinhood的意愿为转移。当然了,币圈的情况可能极端一点,期权和股票的交易会相对好一些,但整体的趋势是一样的,只要市场情绪一走,券商的收入立即就会受到冲击。
除了这70%的交易收入以外,剩下30%的息差收入也会受到大环境影响。随着未来美联储继续降息,这部分收入也会面临下行风险。但相比之下,还是交易收入的下行风险更大一些。
而这种不稳定的收入,放在Robinhood身上更是雪上加霜。因为大家别忘了,Robinhood现在还没有实现正现金流,公司还在大举投入的阶段。过去这两个季度这么好的市场环境,公司还在负现金流,那要是在不那么好的市场环境,问题不就更大了吗?而一旦熊市的市场持续久了,Robinhood甚至还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财务困境。这会对公司的股价造成致命打击。
整体来看,Robinhood这笔投资是有巨大的风险的,尤其是考虑到公司已经在今年上涨了165%,估值已经很贵的背景下。现在,Robinhood的前瞻市盈率已经来到70倍,市销率也来到22倍,这么高的估值,不像是一家周期股应该有的估值,意味着风险是相当大的。我不排除在当前的牛市下,市场会继续疯狂下去,进一步推升Robinhood的股价。但一旦市场冷却下来,Robinhood会遇到戴维斯双杀,业绩和估值同时下滑,到时候,Robinhood的股价将会有腰斩的风险。别忘了,22年股价大跌90%的教训还历历在目。
到这里,关于Robinhood这家公司就全部分析完了。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,并且具备进一步爆发潜力的公司。主要原因,就是因为公司走着典型的,已经被验证过的低端颠覆路线,并且有着足够强的能力实现最终的成功。我个人非常看好Robinhood最终能够成功颠覆券商行业,他的合理上限不会仅仅局限于当前的新手散户,我认为主流券商的高净值用户在未来也将成为公司的潜在增长点,这是低端颠覆的必然结果。Robinhood有望成为未来券商行业新的领头羊。
美投Pro的老用户可能了解,我曾不止一次的分享过,我把Robinhood作为我自己的一个投机仓位。是的,尽管在我看来Robinhood具备长期投资价值,但现阶段,我认为它还不值得长期布局,只能小仓位投机。这是因为公司超高的周期属性。它意味着公司现阶段的高估值注定无法持续,股价的大回调在我看来是不可避免的。而回调最可能的触发原因,在我看来就是币圈的下一次熊市。届时,Robinhood的股价大概率能跌到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。到那时候,Robinhood会是我首先考虑买入的股票。
所以说,Robinhood我认为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标的,但他绝不是一个逢低买入的标的,而是要长期埋伏,等待周期性回调的标的。今天分享Robinhood给各位看官,绝不是鼓励大家追高,而是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思考公司价值,与此同时提供给大家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投资标的,希望能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。

为你推荐

22:49

个股机会

稳定币最强受益股?爆发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龙头股?大涨10倍后的Coinbase,是否还有机会?

2025.10.20

4.1k

47

6

18:29

冷门投资知识

为什么你的AI没法做投资分析?专业AI工程师,教你最实用AI分析技巧!

2025.10.13

10.3k

141

37

20:08

高手思维
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5.3k

81

16

20:42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10.9k

56

9

17:51

MSFT | 财报解读

财报大涨10%!微软最强财报揭示了怎样的战略变化?AI能否给老微软带来新的爆发潜力?

2025.10.08

6.4k

17

TSLA | 财报解读

财报后,TSLA股价真正规律出现!把握1条规律,下半年轻松赚钱!

2025.07.26

推荐理由

12.1k

47

5

高手思维

投资大师在危机中有哪些神操作?大危机中,学会这套思维能赚大钱!

2025.04.12

推荐理由

8.3k

60

6

个股机会

稳定币最强受益股?爆发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龙头股?大涨10倍后的Coinbase,是否还有机会?

2025.10.20

4.1k

47

6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为何怎么都跌不下来?诡异循环正带动美股盲目上涨?市场还能撑多久?

2025.09.23

6.6k

22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