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极具前瞻性的财报后,微软未来几年股价还要再突破?美股最稳股票的秘密是什么?为什么说微软有最负责任的管理层?

2025.11.03

播放量 7.5k

video_lock

上周三盘后,微软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。这是近几个季度以来,市场对微软最为关注的财报了。一方面,市场对于各个云公司投资的态度,从此前的无比信任,慢慢地开始有些质疑。另一方面,财报前一天,微软和OpenAI又官宣了一份全新的合作协议,而这份协议背后,恰好需要配合财报的信息去验证。所以,市场希望通过这份财报,看看微软的云支出是否还合理,和OpenAI的合作又是一个怎么状况?这背后又会不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风险呢?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上周三盘后,微软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。这是近几个季度以来,市场对微软最为关注的财报了。一方面,市场对于各个云公司投资的态度,从此前的无比信任,慢慢地开始有些质疑。尤其是前不久甲骨文加入战场后,风向明显有了一些变化。另一方面,财报前一天,微软和OpenAI又官宣了一份全新的合作协议,而这份协议背后,恰好需要配合财报的信息去验证。所以,市场希望通过这份财报,看看微软的云支出是否还合理,和OpenAI的合作又是一个怎么状况?这背后又会不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风险呢?今天,我们就通过这份财报,来做一个深度的分析。


财报情况

先看看微软这个季度财报的具体表现。本季度,微软实现总收入777亿美元,同比增长18%,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757亿美元。每股盈利3.72美元,同样高出预期的3.67美元。和往常一样,微软毫无意外地给出了一个漂亮的双beat。

点击放大
pic
利润率相关的数据上看。公司本季度毛利率达到69.0%,同比小幅下跌了0.4%。这主要是因为,毛利率相对较低的Azure业务占比提升。而且它仍然比市场预期高出1.3%。运营利润率方面,本季度达到48.9%,比市场预期高出2.3%,主要得益于在AI驱动的自动化和成本控制的出色表现。

点击放大
pic
分板块上看,市场最关注的是收入占比40%的智能云业务。数据显示,本季度智能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8%,其中核心的Azure云平台增长最为强劲,同比增长来到了40%,略高于上季度的 39%,并超出市场预期的37%。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上提到,尽管本季度释放了更多产能,但Azure的强劲需求仍然超过当前供给。他们预计,未来一年,整个Azure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
点击放大
pic
前瞻指标来看,微软未来的增长势头也非常强劲。本季度,公司新签合同同比大增 111%,这主要来自与OpenAI的大合同。同时,剩余履约义务RPO,同比增长51%,达到近4000亿美元。而cRPO,也就是未来一年能转为收入的关键指标,同样明显提速,同比增长从上季度的22%提升到35%,达到1570亿。这些都显示,未来Azure的增长有极高的确定性。

点击放大
pic
其他板块,由于对微软的股价没有那么重要,所以就不花太多时间了。这里简单给大家过一下。公司第二大收入板块,占总收入40%的生产力与业务流程,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7%,主要得益于Office 365业务18%的增速。不过之前的分析中我们有说过,这主要跟它去年开始提价有关,和AI没有太大关系。而公司的第三大板块,占比不到20%的个人计算板块,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%,相对稳定。
整体来看,微软这次财报看来,不光是各项数据都超过市场的预期,而且Azure相关的指标,尤其是前瞻指标都非常不错,可以预计公司未来一段时间,都能保持非常稳健的增长。


财报之后的大跌

那这么好的一份财报,为什么微软后来股价还是下跌了4%呢?这对一家以稳健著称的公司来说,已经是一个相对明显的负面反应。那市场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?
这第一个不满意的地方,其实还是来自于Azure。虽然前面有提到说,Azure的40%增长已经是超出37%的市场预期了,但在财报前不久,部分特别乐观的投资者给到了41%的预期。或许是他们习惯了过去两个季度,Azure大幅超预期的表现,因此一再上调了这个增速预期。这是本次财报中的一个瑕疵。
不过,相对于本季度Azure的表现,更多人在意的其实是下季度的指引。虽然微软各项前瞻指标都非常夸张,但对于下季度的指引,给的是37%,低于了市场预期的38%。正是这1%的差距,让一些投资者对Azure的增长感到有点担忧。
那咱们应该怎么看这些问题呢?从数据上看,确实看上去没有达到市场的最高预期的要求,但事实上,放在整个行业横向对比,Azure的增速依然远高于亚马逊的AWS和谷歌云了。所以这个指引本身其实还是相当出色。只不过过去两个季度实在是太让人惊喜了,导致比较起来显得有些逊色而已。其实整个增长故事并没有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微软的这个增速预期没有想象中高,并不是需求出现问题。首先还是因为产能受限,这基本上是一个全行业的问题,微软当然也不例外。而在产能受限的背景下,微软有自己的一套分配算力资源的机制,使得他们主动放弃了一部分收入。这点在财报中也有提到。在这个机制下,他们会优先保障自己最重要的战略性应用,有足够的算力支持,比如Copilot;其次,是公司内部研发和AI团队的算力需求,以确保产品创新速度。只有在这些更高优先级需求被满足之后,Azure才会向外部客户提供资源。但满足对内的需求,是无法体现出收入增长的,只有对外的客户才能赚到钱,这就使得增速略低于预期的结果。
而这点,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,被微软的CEO被进一步确认。在一个采访中,主持人就问他,你这个季度Azure增长才39%,是不是因为没有把算力分配给OpenAI和研发导致的?不然的话,增长率本可以达到41%、42%,对吧?
而微软的CEO立即就回应到:“完全正确,毫无疑问。所以我们内部的考虑是要平衡长期股东利益、服务好客户,同时也要避免集中度风险”。他还说,“我们显然希望OpenAI有大量业务,但也希望有其他客户。我们现在不是需求受限,而是供给受限。因此我们要以长远眼光,让需求与供给实现最优匹配。”
所以总的来看,Azure的增长放缓,并不是需求不足,而是算力受限背景下,保证自己的应用和研发有足够充裕的算力,主动选择了牺牲短期的收入而已。在当前AI需要仍然火热,供给也短缺的环境下,微软管理层的做法,反而意味着Azure的高增长能够维持更久。因此,一些人对Azure未来的增长感到担忧,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。
当然了,我是理解市场为什么不喜欢看到这样的结果。毕竟从数字上看,这一块收入少了就是少了。而且从确定性的角度上看,市场肯定是更愿意看到,短期实实在在体现在现金流的变化。毕竟,对于长期战略的投入,未来能否实现它的价值,或者说能否回本,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些不确定性的,所以市场感到有些失望,其实也可以理解。
除了Azure略显失望的指引以外,另一个让市场感到担忧的,是它的资本性支出,Capex。资本性支出是云厂商建数据中心、买服务器和GPU的投入。本季度,微软给出的资本性支出达到349亿美元,环比大增107亿,占收入的比例从过去的30%,提升到45%。不止如此,微软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,2026财年的资本性支出的增速不会低于2025财年。但在此前的财报中,管理层说26财年的增速是放缓的,这意味着,这次财报大幅提升了26财年全年的资本性支出指引。
根据25年的情况,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已经比24年增长了58%,这么看来,26年的资本性支出就是至少还要增长58%,反推过来,总额将达到1400亿美元。这可是远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200亿美元。就是因为资本性支出一下子涨这么多,让市场担心,这会不会在现金流上带来一定的风险?又会不会投入过多,但最后看不到这个需求呢?
要想回答这个问题,咱们有必要把资本性支出拆开来看。从这张图可以看到,在本季度新增的107亿投资中,有84亿是通过租赁方式实现的,真正的现金支出只增加了 23亿。什么意思呢?现金支出比较好理解,他就是当下直接用现金去购买资产,这会对现金流立即带来影响。但租赁支出不同,他更多只是一张合同,去做未来的分期支付,所以只是未来的支出。这就跟你去lease车,而不是直接现金全款买车一样,它不仅能平滑现金流、降低技术过时风险,还能在产能投入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。因此,如果只看现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,本季度只有大约25%的增长,和过去几个季度基本一致,属于正常水平,并不能说微软突然之间投入过多。

点击放大
pic
你可能会想,那即便是租赁,也是一种支出,也会用掉现金流的,只不过这个现金流要放在未来而已。确实,租赁其实也算是一种合同,是要在未来把钱花出去的,而如果未来没有这个需求,那这个风险就依然存在。就像是你去lease一辆车,本来lease的是三年,但如果刚过了半年,你就没有用车需求,那这钱也会是浪费掉。
那既然如此,微软未来有需求去支撑它吗?咱们再回过头去看公司给的前瞻指标。现在,微软手上握着接近4000亿美元的RPO,而这些RPO还非常保守,平均合同期限大约两年,可以说,这些订单的收入已经是锁定了。而4000亿美元的订单,放在这个季度新增的107亿美元的资本性支出来说,并不夸张。很显然,微软并不是先投入了产能,再等需求,它的这些扩产行为,以及披露出来的租赁支出,完全是为了在未来能履行已经签好的合同。
不仅如此,从财务的角度上看,这个风险也不大。像GPU这类短期资产,它的折旧周期通常在两年到五年之间,而微软大多数企业客户的合同期限,也差不多是两年。这意味着,微软从客户中每年确认下来的收入,能刚好覆盖掉这些GPU硬件的折旧成本。在会计上,报出来的成本和收入节奏是相当匹配的,既没有多收钱不办事,也没有先烧钱再拉客的现象。这最终体现在业绩上,就是平滑的收入增长,配合上平滑的成本增加,以及最后,平滑的现金流支出。
所以整体来看,虽然财报的单个数字上,看上去资本性支出增加很多,但如果深挖它背后的支出方式、订单情况、以及收入确认节奏,就会发现,整个风险其实非常可控。它都是建立在真实需求、经过验证的投资逻辑上,而且是先有订单、看到回报节奏很明确之后,再决定去投产的。而即便在投产的过程中,也在保证现金流的支出维持稳定。因此,本次财报资本性支出的增加,不仅没有说明微软在冒险,反而是进一步锁定了公司未来增长的布局,是长期增长确定性的体现。
总体来看,这份财报整体延续了微软一贯的稳健节奏,不管是业务增长、盈利能力、前瞻指标,都延续了非常强劲的表现。唯一的问题就是,下季度Azure的增速指引比市场预期低了1%,但这并不是需求问题,而是因为算力产能受限,微软主动限制了Azure的高增长。而市场比较担忧的资本性支出方面,虽然数字看上去是有些可怕,但分析完过后就知道,这些投入的风险都相当可控。因此,这次财报过后,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仍然相当明确。
那这些对于微软未来的股价都意味着什么呢?这个问题,我会在最后部分给大家统一解答。现在,咱们先去看一看,财报前一天微软与OpenAI公布的全新的合作协议。


与OpenAI新的协议

咱们先来简单说说这个协议。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投资者注意。
首先,在OpenAI完成重组后,微软对OpenAI的持股比例约为 32.5%。其次,微软对OpenAI模型和产品的使用权延长至2032年,并包括未来实现AGI后的相关模型。同时,OpenAI 向微软支付的收入分成比例保持不变,仍为20%,直到独立专家小组确认AGI实现之前为止。此外,OpenAI的API接口依然只能通过微软的Azure平台提供。最后,OpenAI和微软又完成了一个新的签约,在原来的基础上,再加一个总金额为2500亿美元的,Azure云服务订单。这些是微软从OpenAI那里得到的。
作为交换,微软放弃了作为OpenAI独家云服务商的优先权。不过这对于微软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,因为今年年中,OpenAI先后与谷歌和甲骨文达成合作开始,微软的独占地位已经名存实亡。而此前我们分析过,之所以OpenAI能和其他公司合作,是得到微软的同意的,因为微软的产能根本供应不上OpenAI的需求,而且微软自己也想某种程度上,降低OpenAI客户太集中的风险。所以,这个交换条件其实对微软来说完全没有损失,现在不过是将既定事实正式写进合同而已。
那这份新协议,对微软意味着什么?我从投资者的角度,按照重要性排序,总结出三个点。
第一,是微软终于正式获得了OpenAI的股权了。而32.5%的股权,这个占比还是相当高的。但这对于微软未来的股价影响有多大呢?我们假设,如果未来OpenAI上市后,市值达到1万亿,那这部分的收益大概在3000亿,看上去很多,但其实对目前已经4万亿美元的微软来说,影响只有7.5%,并不算大。
不过,这个32.5%的股权更重要的意义,是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关系结构。过去,市场曾担心,OpenAI作为微软这么重要的客户,会不会话语权太高了?要是哪天OpenAI羽翼丰满,会不会反客为主,威胁到微软了呢?但现在看来,微软不光是供应商,还是大股东和战略伙伴。这么大的股权绑定,让微软可以对OpenAI有更强的控制力,信息透明度也更大一些。可以预计的是,微软在未来会通过对OpenAI的影响力,尽可能地去绑定自己的利益,比如在未来进一步加深合作。只是,这种结构性利好在短期内对业绩的影响会相对有限,也许要等到未来需要进一步合作的时候,才能看到效果。
第二,是新增的2500亿合同,这将对微软的 Azure AI 业务带来一定的增量。之前我们的分析过,Azure AI的收入中,相当部分来自OpenAI的算力成本。随着这笔大单落地,微软的收入端同样就会显著提升。这份合同预计将在下季度反映到新签合同和RPO上。不过,这份2500亿的合同并没有披露的具体条款,包括合同起始时间、执行周期等细节都不明确。由于微软未来一年多的产能都很难供应上,我估计最快也要到27年才能开始执行。咱们假设执行时间为5年,那平均每年将为微软带来约500 亿的额外收入,相当于每年10%–15%的收入增长,也是相当不错的了。不过或许是最近OpenAI签了太多大型合作协议,而且时间预期会比较远,所以市场目前并没有太把这2500亿当回事。

点击放大
pic
第三,收入分成维持原样,消除了市场传闻的担忧。此前外界一度盛传,OpenAI 计划将与微软的分成比例,从 20% 降至 8%,但本次协议确认该比例不变,稳住了微软的利益。
总体来说,这份新协议对于微软来说,无疑是相当地利好。它不仅强化了微软与 OpenAI的战略地位,也为Azure AI提供了更明确的增长路径。但我们也要意识到,这些利好其实都体现在比较长期的,或者是战略层面上的,它们对短期的财务影响还是相对有限的。


投资建议

到这里,关于微软财报,以及OpenAI协议的分析就结束了。那这些对于微软未来的股价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呢?
首先,还是要聊Azure。市场现在对微软所有的焦点都放在Azure上,不是在担忧Azure的增速放缓,就是在担忧投入到Azure的钱回不来。所以,Azure的发展趋势,就是影响微软股价最重要的因素。而Azure的趋势,最核心的就是看AI的需求是否强劲,只要这部分需求还在,那么前面说的这些担忧,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被解决。这将会是推动未来微软股价上涨的核心动力。
其实,这不光是未来股价的核心推动力,也是微软过去这三年最主要的增长逻辑。自ChatGPT推出以来,AI的需求大幅带动了Azure的收入增长,同时也一次次地打消了市场对公司的投入,没有回报的顾虑。尤其是Azure中提供AI算力的这部分,也就是Azure AI。它成为了微软整家公司最具潜力的新增长曲线,对整体收入的边际贡献非常大。也正是因为Azure AI,才使得整个Azure的收入增速,从20%,来到了现在的40%。
不过,我们作为投资者也要清楚,过去三年这种增速不断增长的状态,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。随着Azure AI的体量不断增加,未来整个增速一定会放缓,可能很快,Azure的增速就要回到35%以下。虽然它仍然要比亚马逊和谷歌要强,但毕竟是增速放缓了。再加上,微软现在的估值处在相对高位。在这样的增速配合这样的估值下,我猜未来微软的股价很难维持,过去三年年化30%的涨幅。也就是说,微软作为基础层公司,作为AI时代初期的成长股,最陡峭的那段成长曲线应该接近尾声了。

点击放大
pic
不过,这不意味着微软没有成长空间。未来虽然股价涨幅超过30%的概率不大,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股票。这一方面,来自于Azure持续扩张,以及和OpenAI刚签的2500亿美元的订单下,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都还在。另一方面,是Azure很快就会超越AWS,成为新的行业老大,足以让微软的估值保持在相对高位。这两点叠加下来,我相信微软的股价,未来几年还可以维持个20%左右的增长,且确定性非常高。而这个确定性,归根到底,其实是来自于微软经营层面的稳定性。
我们总说微软很稳,但这个稳,常常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,或者只是看到它的股价就觉得比较稳而已。但为什么微软总能做到这么稳呢?真的只是它的业务本身很稳而已吗?这确实是一方面,但也远不止如此。其实这背后反映出的,是管理层极大的克制和努力。我想,今天我们通过这一次财报分析,能看到微软是如何在各个层面上,诠释出它的稳的。
首先,管理层在接订单上非常地克制。微软在承接超大规模AI合同时,有一个核心原则,必须保证平台能同时服务第三方客户、自己的应用和内部研发。如果某个客户的需求过于集中,微软宁可不接订单,也不破坏自身的利润结构和长期商业模式。而财务上看,公司披露出来的订单前瞻指标,都是用非常保守的方式。比如RPO,平均合同期限大约才两年,几乎就是锁定了收入的订单才会去披露出来,这就使得未来收入的增长稳上加稳。
其次,产能扩张的节奏非常合理。过去两年,Azure,尤其是Azure AI的产能一直处于爆满状态,赚钱都赚到手软了。但即便这样,微软都没有被利润遮蔽了双眼、盲目扩张,而是非常克制地、严格按照客户合同的节奏推进建设。也就是说,管理层必须要看到订单来了,需求到位了,才决定去花钱投资。这就是为什么说,微软的资本性支出方向非常明确、风险也可控,使得整个回报周期非常清晰。
所以总的来说,在这次财报过后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以往更稳健的微软。不管从收入结构、资本支出、还是战略方向上看,这家公司都在一个极为健康的状态。
那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呢?如果你作为微软的股东,那么你应该要有这么一个预期:它或许无法有特斯拉这样的上涨潜力,也很难再复制过去三年涨120%的表现,但往后看,每年稳定20%左右的回报,是大概率能实现的。而更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你承受的风险非常低,这得益于管理层在经营层面,把各个风险都给压缩到最低。目前分析下来,除非AI需求出现大问题,或者OpenAI短期内经营不善,那么微软的收入就会面临问题。不过这些在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发生。也因此,我认为微软是我们绝对跟踪里的六只股票中,风险最低的一个。
综合以上所有分析来看,我认为微软是一家,非常适合作为散户长期持有的核心仓位,是一家完全可以重仓的股票。同时,考虑到它的低风险和稳定性,它也会是一家可以放心去定投,buy the dip的优质股票。
绝对跟踪-为你持续追踪MSFT基本面变化

绝对跟踪-MSFT

Microsoft Corp

$496.82

-0.28 (-0.06%)

昨收

$497.1

最低价

$493.25

PE Ratio

38.61

今开

$496.95

最高价

$499.38

52周范围

$344.79-$555.45

财报解读

3 视频

更新于2025.11.03

业务调研

4 视频

热点解析

1 视频

估值

1

问答

338

交易

117

自动驾驶

Robotaxi

Optimus

马斯克

为你推荐

22:05

META | 财报解读

2025Q3财报:22年元宇宙噩梦重演?今年最重要财报!大跌20%后,抄底还是跑路?

2025.11.07

1.1k

11

4

21:14

MSFT | 财报解读

一份极具前瞻性的财报后,微软未来几年股价还要再突破?美股最稳股票的秘密是什么?为什么说微软有最负责任的管理层?

2025.11.03

7.5k

49

5

38:49

TSLA | 核心概览

特斯拉估值上限,下限,以及合理估值;从估值中看懂特斯拉股价逻辑!

2025.11.02

5.8k

38

3

19:56

TSLA | 财报解读

2025Q3财报:特斯拉股价就此起飞?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财报背后,透露了什么关键信息?

2025.10.27

10.5k

79

5

19:00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进入“无就业增长”阶段?这样的上涨能撑多久?屡创新高的美股会是最后的狂欢吗?

2025.10.25

10.3k

74

8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推荐理由

13.6k

59

9

冷门投资知识

为什么你的AI没法做投资分析?专业AI工程师,教你最实用AI分析技巧!

2025.10.13

推荐理由

15.1k

170

40

个股机会

稳定币最强受益股?爆发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龙头股?大涨10倍后的Coinbase,是否还有机会?

2025.10.20

10.5k

67

7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进入“无就业增长”阶段?这样的上涨能撑多久?屡创新高的美股会是最后的狂欢吗?

2025.10.25

10.3k

74

8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