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医疗领域的PLTR?拥有最强护城河的医疗AI股,能否变现增长?

2025.03.03

播放量 32.4k

video_lock

如果要问AI能够在什么应用领域发挥最大价值?那我想医疗绝对是其中之一!而就在最近,有这么一家医疗AI公司突然进入到投资者的视野,没错,正是Tempus AI,股票代号TEM。 #TEM #Tempus AI #AI #医疗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如果要问AI能够在什么应用领域发挥最大价值?那我想医疗绝对是其中之一!医疗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具价值的产业之一。在美国,每年光医疗支出就占整个国家GDP的20%。然而目前整个医疗行业却面临着众多挑战,医生短缺,误诊率居高不下,医疗费不断攀升。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这些医疗领域的问题只会变得更加棘手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AI技术的介入是大势所趋,很显然,医疗AI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,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的公司未来的价值将不可限量。
而就在最近,有这么一家医疗AI公司突然进入到投资者的视野,它似乎很满足以上这些条件,尤其是年初时,被称为国会山女股神的佩洛西悄然建仓了这只股票,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追捧。相信有看官已经猜出是哪家公司了,没错,正是Tempus AI,股票代号TEM。
今天美投君给大家介绍这家公司,可不仅仅是因为它被炒作的很火,而是经过我的研究后发现,它确实是一家很有必要了解的公司,不管你是否投资他,都有必要了解一下它在做的事情,以及未来这块市场的发展。而这家公司本身也很有意思,也许会给我们带来非常不一样的投资机会。好,话不多说,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正题。
TEM的诞生,始于创始人Eric的一段痛苦的医疗经历。Eric是硅谷有名的创业家,在创立TEM之前,他已经成功打造了5家公司,其中最有名的是网络团购公司Groupon。所以说他早就已经是一名亿万富翁了。2014年, Eric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改变,他的妻子被诊断出乳腺癌。而在陪同妻子治疗的过程当中,他震惊地发现,大多数医生对于病人的了解都非常少,甚至无法获取患者完整的病史和个人数据,诊断基本都是凭经验。
作为一名成功的科技企业家,Eric早已见证了大数据和AI在不同行业内的大放异彩。他不敢相信,在医疗这样关乎生死的领域,科技的利用竟然如此落后。所以Eric坚信,医疗行业必须要做一场深度的改革,让科技赋能医疗,让医生能够基于完整的数据做出精准的决策。
公司创立初期,Eric就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医疗数据平台。这个平台可以清理、整合和标准化这些分散的数据,并通过AI分析,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医学洞见。不过,要想这个平台有价值,最大的挑战不是开发,而是数据。由于医疗数据高度分散,医院、实验室、研究机构各自为政,每家机构的数据格式又各不相同,甚至很多医生的病历还是手写的,根本无法直接应用于AI分析。
那怎么办呢?首先,TEM通过推出低成本的基因测序服务来吸引患者使用,以此来收集大量患者的基因和病例数据。而这还只是第一步,为了在推广的过程中能拿到更多的数据, TEM还在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,找人一家家地与医院、机构去谈判,让医院共享数据给他们。这就包括,患者后续的治疗效果,医生的记录,以及一些检测的数据等等。当然这些数据都是经过隐私保护,去个人化处理的。公司拿到这些数据后,还要依赖大量的人力去做手动整理。所以公司最初几年在商业化上的进展非常缓慢,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数据的获取、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上。
然而,正是这些看似枯燥的脏活累活,给今天的TEM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经过近10年的努力,公司已经和超过1000家医院,全美 65%的学术医疗中心,和50%的癌症医生都建立了合作关系。在制药领域,TEM也取得了一定成绩。他们拥有超过 200 个生物制药合作伙伴,而且美国排名前 20 的制药公司中,有19家都和TEM有合作关系。现在,TEM已经有了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湖,根据公司的披露,TEM 的多模态数据湖已拥有超过 240 PB 的数据量,900万条临床记录,和120万份影像记录,比当前所有公开的数据库都要更多,甚至比当下最大的癌症数据库,美国政府TCGA的数据库还要多50倍。数据库还包括 22 万条同时匹配了临床、影像、基因组以及转录组数据的记录,这些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数据,所以TEM的数据质量也很高。
现在我们知道,TEM 要做的就是通过AI来提高改革医疗行业,但具体他是要怎么做呢?要怎么用AI来改变这个行业呢?这就不得不聊聊公司的长期愿景了。
TEM未来要实现的愿景,就是一个词,叫精准医疗。什么是精准医疗呢?精准医疗所对应的是传统医疗。传统医疗往往采取“一刀切”的方式,针对同一种疾病,所有患者几乎都会接受相似的治疗方案。但实际上,每个人的基因、环境、生活方式都不同,同一种治疗方法对不同的个体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。而精准医疗的目标,就是通过大数据和AI分析,针对每个患者的独特特征,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说实在的,AI在医疗方面确实有很多医生做不到的地方。比如AI可以把你的所有个人数据,病例,以及你的患病状况,和世界上其他患者做对比,它就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。而一个普通的医生,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。
更进一步看,精准医疗给公司带来更长期的愿景,是用AI取代医生这个职业,就跟特斯拉用自动驾驶来取代司机这个职业一样。在一次采访中,聊到AI医疗未来的时候,Eric就说,他认为现在的医生还不需要担心失业的问题,未来十年,AI更多是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助手。但他们的目标,是在30年后,50年后,让AI成为比人类更可靠,更精准的医疗决策者。所以,这里言外之意就是用AI来取代医生。或许在未来,大部分的病我们都不太需要去医院了,你只需要把你的个人数据和信息输入到AI模型里,再把你的症状告诉它,就能得到一个非常靠谱的治疗方案。
不得不说,TEM的这个长期愿景确实非常伟大,也不难想象,如果这个愿景实现了,能节省出多少医疗费用,拯救多少生命。而这些,最后都会体现在公司的价值上。
但另一方面,这个愿景在实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非常大的问题。尤其是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,TEM这种愿景还真不一定是个好事。这一点我最后聊投资逻辑的时候会提到。
在此之前,我想先和大家讨论这么一个问题。精准医疗的趋势看起来极具确定性,也有很大的市场,然而它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,TEM打算怎么去一步一步实现他的愿景的呢?又凭什么,会是TEM能做出来呢?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咱们就必须回到当下,来聊聊TEM的战略计划,和他们现在的业务了。
如果我们去看TEM的财报,它的业务主要分成两大块,一个是基因测序业务,另一个是数据和服务业务。
其中,基因测序就是公司最开始就涉及的业务,也是现在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,占了公司营收的65%。基因测序的重点不在于提供测试,而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和AI算法,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。比如, TEM用基因测序来识别驱动癌症患者的关键突变,通过对比全球其他患者的数据后,来优化治疗方案,推荐最合适的靶向药物。现在,TEM在24年全年已经做了超过27万次的测试,每次测试的单价也越来越贵,今天一次测试就要付$1530美元。付费的除了患者本人以外,更多还是保险公司给覆盖的。
另一部分业务是数据与服务,占总收入的35%。这里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制药公司。当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的时候,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找不到合适的患者来做临床试验。而TEM有着大量的患者数据库,他可以帮助制药公司更快地找到合适的患者群体,让招募时间从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14天,这就大幅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。另外,TEM还能根据他们过往的经验,来帮助这些制药公司去设计一个更合理的实验方式。现在,美国前20的制药公司中,已经有19家在和TEM合作。
除此之外,公司还有一个产品线,他们称之为AI应用,这里核心的产品是一个AI平台“Next”,公司通过AI来做诊断和提供分析结果。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业务才是公司核心,毕竟他是看起来最像AI应用的业务。但实际上,这个业务暂时还并不重要,也没有什么收入,对于公司整体的营收也没有什么影响。具体原因,我后面还会讲到。
从增速上看,本季度基因检测的增速在30%,而数据与服务的增速会稍快一些,在45%左右。如果排除掉最近收购的影响,市场预计公司25年整体能保持30%的增速,也算非常不错了。不过,这个增速本身并不是我们投资者需要在意的,具体原因,老规矩,我们统一在后面讲。
说到这里,咱们必须要承认,这几个业务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医疗应用,它的上限不算高,看上去也不科技,不性感的,似乎和他们的愿景有那么一点差距。那为什么他们坚持在这些业务上做这么多的投入呢?
对此,CEO Eric就曾说过,他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尽可能地获得更多优质的数据。不管是公司现在正在做的基因测序,还是和制药公司合作,都是如此。基因测序上我们前面有说过。在和制药公司的合作上,他们也会从制药公司中获得实验结果的数据。显然,这些业务都是为了数据而找到的切入口。
而公司在战略上其实和多数上市公司都有所不同。其他上市公司都是以最大化盈利,或者最大化增长为目的,然而TEM完全不同,它是以最大化数据获取为目的,为此他们不惜牺牲盈利和增长。
CEO也承认说,现在他们在财务上的目标还不是盈利,只要能维持运营就可以。而且即便他们能在这些业务里赚到钱,也会把这些钱重新投入到获得更多数据的渠道中去。这点也能从公司的财报上看出来,TEM的运营亏损,最近两个季度都是在7亿美元左右,这比整个公司的总收入还要高。也就是说,他们现在每赚一块钱,背后是在亏两块钱的,也因此,这些年来,TEM完全是靠融资输血活着的。这其实是投资TEM这家公司在业绩上一个很大的问题,一会我还会提到。
除了业绩上看得到的业务外,公司还在一些不盈利的地方扩展他的数据获取。比如,今年年初的时候,公司就推出了一个名为Olivia的App,给个人患者提供健康追踪和监测。当然,这也是为了收集数据。又比如,最近他们收购了另一家基因测序公司Ambry。Ambry每年对大约40万患者进行测序,他们测序的领域不是TEM原本注重的癌症领域,而是在儿科、罕见疾病、心脏病、辅助生殖、免疫学等。很显然,这也是在扩大数据获取的范围。
那公司花这么大的资源和精力去获取这么多的数据,是为了什么呢?这不得不提提TEM正在搭建的网络系统了。下面这张图,就是TEM在做的网络系统,也是公司每一次财报都会展示出来并反复强调的信息。可以看到,他们把基因测序,数据,和应用服务都融合在一起,而且两两之间是互相支持的。有了更多的基因测序,就能获得更多的数据,就能做出更好的分析和应用服务,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。而当诊断和治疗效果更好,又就会吸引更多人来使用他们的服务,这样公司就能有更多的数据,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模型,来提高更好的效果,以此反复。
这个原理并不复杂,就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一个道理。更多的车在路上跑,就更容易训练出一个好的AI模型,而更好的AI模型,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买特斯拉的车,从而获得更多的数据。TEM做的就是类似的事情。不难看出,在这个系统中,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数据。只要公司获得的数据足够多,质量足够高,那么整个模式就算是跑通了。
说到这里,我们已经看清楚这家公司的战略了。为了实现他们的愿景,他们就需要一个极为强大的医疗垂领里的AI模型。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他们必须要获得大量用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。TEM现在的业务,不论是基因测序,还是给制药公司找患者,都不是他们最终的业务方向,而仅仅是为了铺垫数据的手段。而公司长期最有价值的商业模式是通过AI来做精准医疗。然而这部分至少现在还不成熟,更是完全没有在业绩上体现。我看了公司最新的年报,也没有看到公司在AI精准医疗这部分给出太多细节,只是提到说整个发展还在初期,更没有看到他们有盈利计划。也就是说,TEM的商业模式其实还没有成熟。
看懂了公司的战略之后,也就了解,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了。其实答案也非常明显,就是数据。前面我也说过,TEM已经有了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湖,不仅比当前所有公开的数据库都要多得多,而且质量也更高。而TEM的数据量还在快速增长,比如24年公司的数据量就比上一年提升了30%。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还在不断投入去收集新数据,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公司的网络效应已经铺开,很多数据会自然而然地拿过来。就比如,那些和TEM有合作的医院还会不断接受新患者,这就让公司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实时的,现实世界的数据。
你可能会想,难道竞争对手不会做类似的事情去收集数据吗?不是不行,但非常困难。首先,像TEM做的这种数据收集工作是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。你得一家一家医院去谈,手动整理大量数据,而且整个过程几乎不怎么赚钱。很少有公司愿意去做,而TEM已经这样做了10年,也只是才见到一点起色。
而从医院的角度来看,很多医院已经和TEM达成了合作,也就没有必要再分享数据给其他企业,所以后来者想要入局的难度也会加大。
另外,TEM还是极少数从B端整合医疗数据的公司。我们想象中的很多拥有医疗数据的巨头,比如苹果,谷歌这样的公司,他们的数据基本都是C端的,他们没有医生的诊疗数据,也没有药企的研发数据。
所以,TEM作为整个赛道的先行者,他们其实已经通过这些私有数据,构建出了自己坚固的护城河了。这也是医疗AI应用这个领域里,难得一见的,有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,并且看到在未来会有一套合理商业模式的公司。
说到这里,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家公司的管理层。因为管理层的能力和愿景,才是这家公司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
我在准备这期视频的时候,看了不少CEO Eric的采访。我的感受是,Eric确实是一个罕见的有野心,有远见,同时创业能力非常成熟的领导者。他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,完全可以选择退休、享受生活,但他没有。他选择了重新创业,而且进入了一个极其复杂、门槛极高的医疗AI领域,还一干就是十年。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雄心抱负的人。
而在构思TEM的时候,Eric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前瞻性。他在十年前就意识到,医疗行业最核心的问题不是缺乏治疗手段,而是缺乏数据的整合。而他现在做出的这个,通过三大产品线互相支持的网络效应,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商业设计。而更让我刮目相看的,是他的长期主义。Eric的思维方式很像贝索斯,马斯克这一类企业家,他不会受制于短期的利益,而是坚定的为了长期的愿景而奋斗。能拥有这种魄力的企业家太少了,放到整个美股上可能10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,这是真正能做大事的企业家。
整体来看,TEM这家公司确实不错,他们在AI医疗这个非常有潜力的赛道上已经占据了非常好的位置,而公司愿景足够大,又有足够深的护城河,同时管理层又非常靠谱,这么看起来,TEM似乎拥有了好公司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。
但好公司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好的投资。介绍到这里,我们一直都仅仅是在讨论公司本身,还没有对其投资价值做直接的分析,那么这样一家公司究竟算不算的上一个好投资呢?
首先,从积极的方面去看,TEM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投资标的。它几乎具备了一家十倍股应该拥有的所有特征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它就像早期的特斯拉、亚马逊、英伟达。现在,这家公司的市值才90亿美元,但它的愿景完全有潜力支撑一个几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市值。
不过,投资不能只看潜力,毕竟市场上有潜力的公司数不胜数。而在股市中,决定股价涨跌的不只是远期愿景,更多的还是企业的当前业绩和中短期的业务规划。然而,在这一点上,TEM 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,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法投资的。
首先,TEM 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。尽管公司增速不错,但如果我们去看他的利润端,TEM其实还远没能开始盈利,现金流也还是负的。即使管理层说经调整后的EBITDA很快就会转正,但要等到现金流转正乃至整个公司能盈利,在他们现在这种运营模式下,中间还有不少差距。目前,公司仍然依赖外部融资输血,自身并没有强大的造血能力。
另外,公司的债务问题也比较严峻,TEM的长期债务比率高达50%,意味着公司每两块钱的资产,就有一块钱是通过长期债务借来的。
所以你能看到,公司在财务层面有较高的风险。这就意味着,要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,比如说医疗AI的发展出现停滞,那么TEM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,被迫进行进一步融资,从而损害股东利益。现在,我看到市场比较乐观的估计,也是要到26年至27年才能看到现金流转正的可能,意味着在此之前,财务上的风险会一直存在
其次,TEM 缺乏一个清晰的盈利规划。管理层虽然在多个场合都表达其长期愿景,但这些目标对于市场来说都太遥远了。资本市场是不可能根据你10年后的美好蓝图来买单的,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中短期内去运用你的资源盈利,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朝着你的愿景进发。然而,TEM并不打算这样做。前面也说过,管理层更关注长期的愿景,而非短期的盈利,即便有盈利,CEO也要把所有的钱重新投入到这些不赚钱的业务里,去收集更多数据。这种战略方向虽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合理的,但对于市场而言,这会吓退很多投资者。尤其是对于机构资金来说,他们必须要看到,公司的财务状况安全了,长期愿景具有确定性后,才会正式认可他的投资价值。
这就跟10年前投资特斯拉的逻辑很类似。当年,特斯拉也承诺要做自动驾驶,市场也知道自动驾驶终有一天会实现,但在 2020年之前,特斯拉的财务状况极差,甚至一度濒临破产。结果就是,在长达 7 年的时间里,特斯拉股价几乎是横盘状态。
不过,如果你不是投资者,而是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,你说TEM这么做有问题吗?其实也没有。不仅没有,前面也说过,我非常欣赏这种长期主义去管理企业的方式。但问题是,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股市的游戏规则。作为CEO,他当然可以不在乎股市的看法,不在意一时半会的业绩,坚持他的理念去做,但作为投资者,如果股市不给出良好的反馈,就意味着你很难从中赚到钱。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,这家公司在运营上越做越好,护城河也确实越来越深,但盈利依然遥遥无期,业绩上也没有看到显著的改善,而这时候,股价也就很难有稳定的成长。就跟当年特斯拉横盘了7年一样。它的股价注定只是在炒作中上下颠簸,完全没有确定性可言。
其实上面说的所有问题,归根到底,是TEM还不适合股市这样的环境,它更适合作为一家私人公司存在,或者说,它更适合早期 VC 投资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你现在决定买入这家公司,那么你也要把自己当成一个风险投资人的角色去看待它。这样的公司天然就会有巨大的波动。你不能期待它每年给你提供 20%-30% 的稳定收益,也无法预期它很快能够给你带来回报。如果它真的做到了,那它的股价可能会 3 年涨 5 倍,或是5 年涨 10 倍的样子,但如果做不到,就几乎没有任何投资价值。
说到这里,我想对于要不要投资这家公司,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。整体来看,TEM确实是一家好公司,就我个人而言,我认为TEM很有机会最终能够成功,他也是现在市场上客观上讲最有可能做出医疗AI应用的公司。但如果你选择投资这家公司,那么一定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,他的波动一定会非常大,而且很有可能出现长期横盘的状态。对于这种股票,我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小仓位正股,你就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Call。不要指望它短期内带来巨额回报,而是等待它潜力真正兑现的那一天。而如果你是一个在乎中短期收益的投资者,或者是在乎确定性以及稳定收益的投资者,那么TEM显然不适合你。对于这类投资者,你可以先关注他,等他的商业路径更清晰,确定性开始上升,财务状况也进一步改善的时候,再去投资也不迟。
绝对跟踪-为你持续追踪TEM基本面变化

绝对跟踪-TEM

Tempus AI Inc

$96.39

-2.89 (-2.91%)

昨收

$99.28

最低价

$93.9

PE Ratio

43.82

今开

$100.81

最高价

$101.56

52周范围

$31.36-$104.32

财报解读

1 视频

更新于2025.10.08

业务调研

2 视频

更新于2025.10.06

热点解析

1 视频

更新于2025.10.08

异动分析

1

估值

1

问答

53

自动驾驶

Robotaxi

Optimus

马斯克

为你推荐

20:08

高手思维
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1k

48

7

26:33

每日报告
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2025.10.10

3.3k

30

3

20:17

每日报告
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
2025.10.09

2.4k

24

1

22:04

每日报告
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
2025.10.08

2.5k

18

1

20:42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5.4k

49

6

投资方法论

新手靠选股,高手靠仓位!什么才是散户最佳的仓位管理方式?

2024.09.16

推荐理由

35.7k

148

13

个股机会

一份天价大单,真的能将甲骨文捧上神坛吗?是炒作?还是23年英伟达时刻?

2025.09.29

9.4k

66

2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为何怎么都跌不下来?诡异循环正带动美股盲目上涨?市场还能撑多久?

2025.09.23

6.2k

20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