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播放量 1.0k

video_lock

今天这期视频呢,比较特殊。我打算跟咱各位聊聊我自己。做自媒体也快6年的时间了,我们天天聊市场,聊股票,但我很少聊我自己。不知不觉中在美投这个频道也已经超60万的粉丝了,美投君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各咱位看官的支持!今天这期视频咱就聊聊,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一些东西。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今天这期视频呢,比较特殊。我打算跟咱各位聊聊我自己。做自媒体也快6年的时间了,我们天天聊市场,聊股票,但我很少聊我自己。不知不觉中在美投这个频道也已经超60万的粉丝了,美投君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各咱位看官的支持!今天这期视频咱就聊聊,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一些东西。
这过程中我也会回应一些,一直以来观众们比较关心的问题。比如我是怎么赚钱的?我的团队是什么样的等等。我还会分享一些我个人真实的创业经历,比如我做了哪些失败的产品,取得过怎样的成绩等等。没有广告,没有植入,就是一些很个人的分享。

我的个人经历
我自己定义自己,是一个缺乏天赋的自媒体人,一个头铁的创业者,一个极度热爱美股的投资人。你或许不一定care美投君到底是谁?但如果你有其中的一个身份,不妨听听我的故事,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。
很多朋友认识我,是因为我做这个自媒体频道。但实话讲,我做自媒体这行完全是阴差阳错。我这条件做自媒体都算不上很适合。
我知道干我们这行很多人,形象好,又能聊,往那一坐,侃侃而谈,一聊聊一小时,不带重样。这些我都来不了。作为一名博主,我是要口才没口才,要文笔没文笔。要不咋敢露脸呢,主要是怕一张嘴就露馅。
我其实是一个挺刻板印象中的那种理科生。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,搞数学竞赛,物理竞赛,成绩还不错,但偏科也比较严重。后来出国来到加拿大,考到了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UBC,一开始学的是天体物理,后来半路出家,考了CPA,给加拿大的上市公司做审计。你很难想象,这么一个人会选择做财经自媒体。
那为什么又开始做了自媒体呢?这就和我另一个身份有关了,我自认是一名头铁的创业者。
大学一毕业,我就开始琢磨着创业。当时我有这么一个点子,我想做一个服务于咱华人美股投资者的社交平台,大家只要是投资美股就都能用。怎么呢?因为我自己特别喜欢炒股,从上大学一开始我就开始投资美股。但其实这个过程还是挺痛苦的。上手特别困难不说,即便后来上了手,也不知道该看什么,周围也没人能一起交流。
所以当时我就想,我做这么一个专门服务于咱华人投资者的这么一个社交平台,大家都能在上面学习投资,交流投资。我觉得我这想法特别好,我当时还像模像样的我做了BP,我整PPT,然后回国,托各种关系,见投资人。结果可想而知,碰了是一鼻子灰,当时是被各种投资人是无情碾压。
我当时有那么投资人大哥人挺好,他就跟我说,说“你这想法挺好啊,但不是很成熟,你不妨去做一个那个公众号(当时16年,那会儿公众号刚活火起来),你就把你的想法放上去,万一还有人买账呢是吧。
我后来回想,我觉得这大哥可能就是委婉的拒绝我。但当时我是真当真啊,我觉得真好,这就是我要创业一飞冲天的这个起步了!我就要这么干!这么的,我就开始了我这个自媒体事业。
事实上,从那次谈话,到我后来真正开始做自媒体,中间还经历了3-4年的时间。当时,我还有这么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。我就边工作,变琢磨着创业。现实生活就是这样,想法在想的时候都心潮澎湃,但实际生活总有各种不得已,你该工作还得工作,该挣钱也得挣钱。
后来19年,我辞去了工作,开始全职创业,当时就从这个自媒体开始做起!实话讲,一开始作这事我信心还是挺足的,好歹这些年投资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,也赚了不少钱,再加上我本职工作就是给上市公司做审计,看财报这块我是轻车熟路,一眼我就能看出猫腻。我心说,这内容出来怎么不得爆火啊。结果这视频做了有个大半年,一直是不温不火。但我也没啥别的办法,刚也说了,做自媒体我确实缺乏天赋。靠幽默啊,靠噱头啊,这些都不是我的强项,怎么办呢?我靠的就是一手死磕。
最开始就我自己,自己研究,自己写稿,自己做视频,每周至少70个小时,基本不带休息。吭哧吭哧忙活大半天,一年下来,我记得很清楚,就赚了不到3万块钱的一个广告费,YouTube给我的,连我之前工作的零头都算不上。
不过,也有好的一点是什么呢?可能就是我这种死磕的精神吧,感动了我的几位合伙人,他们后来纷纷加入到了美投。他们有多大研究生时候的同学,也有我在UBC读本科时候就跟我一起创过业的弟兄。有人帮忙了之后,就释放了我不少时间,我们也一起探索了很多新的机会。再后来又赶上了21年的大牛市,天时地利人和,很快美投这个频道就run起来了,有了十多万粉丝,流量也都窜起来了。
到这时候,我这个躁动的小心脏就开始摇摆了。我心说,我这流量也有了,团队咱也有了,哎,到我大展宏图的时候了!那我之前那些创业想法,咱就都给他招呼回来,我就都开始做。
一上来,我就把我当时最开始那个创业想法招,那个社交平台我就开始做。我招了一个技术团队,开始热火朝天的要开发我这个投资者的社交平台。结果一开始创业没什么经验,想法特别多,做起来成本太高,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。
那我想说,摊子铺太大了,那咱做小一点吧,做什么呢?我说咱做一个messenger。因为什么?我发现投资者这群体特别爱聊,很多聊天内容其实也很有价值。那我说咱个专门做一针对投资者的messenger。结果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,做了一个messenger,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投资者的功能,结果还是不行。因为他不比微信,discord这些强多少,大家也不愿意用。
到这,咱就已经做黄了俩产品了。但朋友们,你得知道,创业很花钱啊!我们自媒体是做的还不错,但和其他自媒体博主多是单兵作战不同,我们可是一整个创业团队啊。我们几个核心成员很长一段时间,喝西北风都抢不着窗户口呢。那怎么办呢?就得做内容变现。于是我又不得不放下产品,去做新的内容,我开设了会员频道,也做了一套期权课程。这些内容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,像期权课,花了我当时非常多的心血,前前后后我筹备了近一年多。
你还别说,做了一段时间内容变现,还真就让我找到点儿机会。我发现,财经博主做内容变现可太难了,现有的这些平台压根就不是针对投资者设计的。那这么的,我自己做一个服务于投资者的内容变现平台。我自己先用,用好了,再招呼其他博主,其他分析师也都来用。我先靠着平台吸引大量输出者,再靠着大量内容,服务咱们广大投资者用户,我心说这想法也挺好。
这事儿又做了有一年多的时间吧,这平台倒是挺受同行欢迎的,确实能稳定赚钱,但还是有个问题,就是有能力的输出者实在是太少了。这么做下去,这平台压根就做不大。
我心说那不行,还得改!我做美投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,“让粉丝看更多的内容”,而是真正让咱每一位华人投资者,都能够轻松获取专业的投资辅助。所以就在最近,我做了美投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向。我决定放弃已经很成熟的多博主路线,直接咱自己搞。我自己招分析师,自己做内容。这些年虽然做产品屡屡碰壁,但是做内容我们是专业的。投资者需要什么内容,我就做什么内容,我就自己尽可能的扩大这些内容的覆盖面。你也不需要认识美投君,只要你是投资者,想要了解股票,那我就能够帮到你。这个就是我现在做产品的思路。
实话讲,这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产品转向,我自己心里也没底。我也知道这种做法风险也不低。像投资人就劝我,自营内容太烧钱,很难盈利。团队骨干也劝我,这么干要得罪不少咱之前的合作伙伴,要是不行可就很难回头了。但创业就是这样,一路走过来,磕磕绊绊,哪次路都不好走。我虽然不知道正确的路怎么走,但我知道什么是我不该走的。既然咱能力有限,找不到正确答案,那么也许靠着排除错误答案,我也能实现目标。
想必您各位听到这儿也知道为什么我说自己是一个,头铁的创业者了。其实就跟我做自媒体一样,创业我靠的也是一手死磕。就是撞倒一堵南墙,再撞下一堵。我现在也仍然在铁头撞墙的路上。我说的这些故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。今天拿出来跟大家讲,也不怕各位笑话,这就是我自己真实的创业经历。
一路创业走到现在,美投除了一直不断的失败教训,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。最令我自己骄傲的是我的团队。
目前我的团队有20多位成员。几位核心合伙人,部来自于全球顶尖名校,曾经都有着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,放弃了高薪加入了美投。另外我们还有8位全职的专业分析师,均有超过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。我们还有一个很专业的技术团队,其中不乏AI Phd,和前AWS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等等。这帮弟兄们是我美投创业以来,最大的一笔财富。
多说一句,现在美投分析师团队还在扩招,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伙伴,或者周围有朋友感兴趣,那欢迎推荐给我们。最好是多伦多本地的,多谢各位了!
我的创业心得
啰啰嗦嗦的讲完了这些创业故事,终于到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东西了,一些我自己的创业心得。其实这部分我特别喜欢跟人聊,甚至比聊投资还上头。今天咱先聊一部分,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聊~
这第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,创业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却是一件非常具有幸福感的事。
我们平时总能听到很多创业成功的故事,或许你也听过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,但很少有正在创业的人给你讲他们现在创业的经历。
其实大部分创业者就像我这样,一个平凡的人,怀揣着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,不断摸索,不断尝试,一会儿迷茫,一会儿狂妄。从我的经历中你也能看出来,创业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创业者前仆后继呢?有人说是为了钱。我告诉各位还真不是。多数能够坚持下来的创业者,一定不是为了钱,而是创业本身他确实能够给人带来一种,任何其他事情都无法比拟的幸福感。
创业首先他能给你大量的即时反馈。你做一个决策,马上就发现用户数量增加了,或者马上发现你赚钱了。那感觉就跟游戏中打怪升级是一个快感。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还都是负反馈,或者压根没有反馈。那这你就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了。创业中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太多了!甭管你想不想解决,都你得解决。但解决的问题越多,你成长的就越快。这种自我提升是会上瘾的。你陷进去了就很难再出来,真正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。所以你看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工作狂,其实哪有什么人是天生爱工作的,不过是瘾犯了罢了。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,厉害的创业者也能重拾自己的主动权。你看那些真正牛逼的创业者,其实都没那么累,他们往往是达到了一种触类旁通的境界。这世界上大道都是相通的,能做好创业的人,往往也能过好生活,做好投资。生活从容,投资安心,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。
我自己作为一名平庸的创业者,自然是没达到这种境界,但我也能切实体会到这种创业这一步一步给我带来的幸福感。这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。
如果你也想进入创业这个大坑,我的这些经历你或许可以参考。创业没有那么容易,不是你有个好点子就能够做成的。创业也没有那么可怕,即便你就是做不成,过程中的幸福感也能够受用终身。
第二点,创业者,Vision要足够坚定,但方法要足够灵活。你看我的创业经历可能会觉得,这货是想起一出是一出,想到哪做到哪。其实还真不是,我做的所有这些尝试,其实愿景都是一致的,也从来都没有变过,就是让咱华人投资者,能更容易,更安心的投资美股。我做自媒体是为了这个目标,做产品也是为了这个目标。你方法可以变,但是目标不能乱变。
但你可不能反过来,说我就是想干个什么事,我觉得特别好,我就非得干到底。你就比如说,我一开始想搞的那个什么投资社交平台,我现在想我也觉得他仍然是个挺好的想法。但是他可能就不是一个合理的做产品的切入点。我要是当时盯着那个方法死磕,那绝对要走更多的弯路。
所以我的办法就是不断的调整,小步快跑,一个事儿不需要朝着完美做,做到自己能知道行不行的地步就可以了。行咱就继续精进,不行咱就抓紧的pivot。就是在这种不断的pivot 当中,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用户的真正需求,做出好的产品。
不过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还是有挺多挑战的。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你得禁得住诱惑。你比如,我作为一名财经博主,赚钱其实是一件挺容易的事儿,但这事儿有时候就会和你的愿景发生冲突。
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是怎么赚钱的。我现在的收入分成4个部分。第一部分是YT给我的广告分成,第二部分是植入广告商给我的那些广告费,第三部分是我制作的一套期权课程。第四部分就是我这个创业项目,美投Pro的订阅费。是的我的这个新项目,沿用了过去会员产品的名字还叫美投Pro,也是为了让大家好记。你们猜猜,我最赚钱的是哪部分呢?
是卖课!而且你要知道,我平时基本不做期权课宣传,一年也就做个一两次,多数时间期权课就是靠着口碑传播。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我收入占比最大的一部分。所以说我要真想赚钱也容易,我就把公司的技术团队我都辞了,也不需要那么多分析师,我就玩命卖期权课就完了。相比之下,我做美投Pro,顾着20多号人,每天拼死拼活的做产品做内容,还没有卖课赚钱。我也不是圣人,我也想赚钱,每每想到我也经常是恨得牙根痒。
但你也能看出来,我要想实现我的这些愿景,注定就不能只专注变现。做好这个频道,做好我的美投Pro,才是我通往愿景的关键。所以你看,创业中保想要持Vision足够坚定是非常重要的,你稍不留神就可能跑偏了。
第三点,这点很重要,创业中没有任何尝试是浪费的。你听我说的这些经历你可能会觉得,这美投君太菜了,这些事儿明显就不行嘛。其实不瞒各位说,我一路走过来,也一直有人跟我说你这不行,你那不行。但创业者嘛,都有股傲气在的。我自己没经历过,你就很难说服我说行不行。
我自己趟过了所有这些弯路才明白,没有什么尝试是浪费的。这些弯路不走,我也不可能知道投资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。这些弯路不走,我也不可能结实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。这些弯路不走,我自己也不会有什么进步,甚至我都意识不到自己到底有多菜。
我还见过很多那种事后诸葛亮的,你看,我当时就跟你说过这事不行吧。这些人就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他就跟你说啥不行,其实他也不知道啥可以,路还都得你自己趟。你要真是听信了这些所谓前辈的,那你干脆原地站着别动了,要不你就走所有人都做过的路。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吗,要不就躺平,要不就内卷。
其实解决方案也很明显啊,就是去创新,去创业啊。走走弯路没什么不好,即便没有到终点,那路上的风景也是你永久的财富。
第四点,让百万人看过,不如让1000人尖叫。这是其实是我从樊登的低成本创业一书中拿过来的一句话,我特别喜欢。这什么意思呢,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,流量思维已经过时了,像是百万人看过就是一种典型的流量思维。那作为创业者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?是一种叫做用户思维的东西,像让1000人尖叫,就是一种典型的用户思维。
什么是流量思维呢?这里头有一个特别典型的公司很有意思,叫做investopidia,他是一个给金融词汇做解释的网站。这个网站特别过分,一个二十多年的公司了,他网站上连个注册按钮都没有。你看这就是那种典型的压根就不care用户,只关注流量的网站。这个网站在08年以前特别火,那时就是流量为王的年代,但后来他就逐渐没落了。现在随着ChatGPT的兴起,我估计这网站应该很快就要黄了。
你像我做自媒体,流量自然是首当其冲要关注的东西。但是如果只关注流量的那些自媒体博主,我敢断言,他肯定长久不了。我做这行太多年了,这种例子我看的是比比皆是。其实我自己之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。你像曾经我有这么一类视频特别的火,叫做全年我最看好的10只股票,这视频流量特别高。现在都还排在我流量前三的那个位置。但这几年我都不做这种视频了。因为他只有流量,对于我的用户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伤害。我20分钟的视频,讲10只股票,怎么可能讲的清楚呢。而且一年我就讲一次,之后发生任何变化,我也没办法及时给大家做出更新。这种内容就是那种单纯有流量,但是没有服务好用户的内容。
那可能有人说了,就让1000人个尖叫能够用吗?我跟各位讲,不需要1000个人,有10个人尖叫就足够用了。我自己做创业公司,用的是一套叫增长黑客的方法。这套方法很有意思,以后有机会专门做一期视频跟大家讲讲。他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,你的增长不来自于增量,而是来自于存量。这其实是一个很颠覆传统的概念,他说的是,如果你能搞明白为你尖叫的这10个人有什么共性,那么你就可以撬动这个共性,为你自己实现第一波的增长。这10个人愿意在你最糟糕的时候,跨越艰难万险还要用你的服务,而且愿意一直用。如果你能搞明白这背后的原因,那么这肯定就是你最有价值的一个支点。你就可以撬动这个支点,为自己实现增长。
说到这儿我必须要感谢一些我们美投Pro的各位会员朋友,你们真的是跨越了艰难万险,看着我做了这么多失败的尝试还不离不弃。这里特别得感谢大家的支持!
这套方法不仅在互联网公司中好用,在任何其他形式的创业公司中都适用。你比如说你就是一个小餐馆,开业一段时间客流不多。你甭管那第一次来的新客人,你就找那些仅有的回头客,你去看看这些人为什么愿意来第二次。好比说来第二次的人都是等着接孩子的父母。那么你就可以疯狂的撬动这个支点,比如到学校门口去发传单,主打等孩子套餐等等等等。或许你就能拉来你的第一波增长。这要说事儿做的最绝的是谁呢?是UBER,UBER有句很有名的话说:你给我三个人,我就能撬动一座城市。这个就是存量的力量。
好了,这就是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全部内容了。创业话题我还是头回聊,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样的内容呢?不妨在评论区里给我一些反馈。我的创业事业肯定还是要进行下去的,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继续分享我的创业故事。也欢迎大家来支持美投君的创业项目,美投Pro,多提宝贵意见,谢谢各位!

为你推荐

20:08

高手思维
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1k

48

7

26:33

每日报告
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2025.10.10

3.3k

30

3

20:17

每日报告
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
2025.10.09

2.4k

24

1

22:04

每日报告
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
2025.10.08

2.5k

18

1

20:42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5.4k

49

6

TEM | 业务调研

AI医疗领域的PLTR?拥有最强护城河的医疗AI股,能否变现增长?

2025.03.03

推荐理由

32.4k

102

9

投资方法论

新手靠选股,高手靠仓位!什么才是散户最佳的仓位管理方式?

2024.09.16

推荐理由

35.7k

148

13

个股机会

一份天价大单,真的能将甲骨文捧上神坛吗?是炒作?还是23年英伟达时刻?

2025.09.29

9.4k

66

2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为何怎么都跌不下来?诡异循环正带动美股盲目上涨?市场还能撑多久?

2025.09.23

6.2k

20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