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靠选股,高手靠仓位!什么才是散户最佳的仓位管理方式?
2024.09.16
播放量 35.7k
你知道买股票应该买多少吗?怎么分配仓位是最优的呢?投资者平时最关注的往往都是买什么股票。我们每天钻研各种数据和指标,尝试找到一只又一只的大牛股,但很少人会讨论,买股票应该买多少?#扩展认知 #仓位管理 #仓位
文字稿
你知道买股票应该买多少吗?怎么分配仓位是最优的呢?投资者平时最关注的往往都是买什么股票。我们每天钻研各种数据和指标,尝试找到一只又一只的大牛股,但很少人会讨论,买股票应该买多少?
如果你看到巴菲特买入一只新股票,你肯定会想要了解他的选股逻辑。然而你会关注他买了多少吗?他是重仓押注?还是谨慎试水?其实后面的问题也同样关键。
就像将军要想打胜仗需要排兵布阵一样,我们投资者要想赚钱也必须懂得仓位管理。你的资金就是你的士兵,而你的仓位管理就是你的战略部署。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分配兵力,每次都是All in ,那即使拥有千军万马,也可能全军覆没。
这些年里,我自己也是摸索过不少仓位管理的方法。借鉴过巴菲特这样的大师,看过不少学术研究,实战中也曾栽过不少跟头。今天,我就把我过去的所看所学所想,总结成一套仓位管理的方法论,拿出来和大家分享。相信看完本期视频,一定能够让你的投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。
为什么我们要重视仓位管理呢?我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。
假设你参与一个猜硬币正反面的游戏,你有100美元可以任意分配投注,如果猜中了,你能赢得100%的回报,猜错了则会损失50%。你一共有240次投注的机会。现在给你两种投注方式,一种是每次都All in,直接投注240次。另一种是每次只拿出50%的仓位去投注,也是连续投资240次。你会选哪一个呢?
我想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选择All in。这其实很好理解,这个游戏赢的概率和输的概率相同,但赢的时候能赚得更多,输的时候输的更少,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游戏。
然而,结果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。下图就展示了,每次拿50%和100%投入后,最终回报率的分布。可以看到,如果你每次都all in,那么最终收入低于100美元的概率,将超过50%,而如果你每次只投注50%,那同样的概率只有0.41%。更重要的是,即便从收益上看,All in依然是大幅落后。比如我们看最后这三行,投注50%能拿到10亿美元以上的概率高达惊人的37%,但all in就只有7%。而这一切的不同,仅仅是源于一个变化,仓位管理。
显然,仓位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。那既然前面说了all in不行,我们投资者应该买多少只股票比较合适呢?这是仓位管理最基本的问题,但也是很多人上来投资最容易忽略的问题。
而这个问题,其实是有标准答案的!我们投资买多只股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说白了就是分散化,再精确一点,就是风险控制。那买多少股票才能实现分散化风险控制的效果呢?咱们不妨看两张图。
这张图展示的是不同数量的股票组合所能达到的分散化效果。其中横轴是股票的数量,纵轴则是组合的波动率,越低就代表风险越低。可以看到,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,组合的风险在快速减少,但当来到第5只股票后,整个风险已经下降了超过80%,而且之后的下降速度就变慢了很多。等到第20只股票后,整个组合的风险已经和大盘一样了。
这第二张图来自于晨星。他们专门去研究那些最有才华的选股者的投资组合,其中不乏像巴菲特,芒格,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。在这张图中,横轴代表了选股者组合中的仓位大小。比如第一个点,1到5,指的是它的持仓中第一大到第五大持仓的表现。而纵轴则是选中的股票跑赢市场的概率,比如第一个点在57%,就是说选股者在前五大持仓中,选中的股票跑赢大盘的概率是57%。
可以看到,这些优秀的选股者,仓位越重的股票,跑赢大盘的概率就越大。而到了第21至30名,就开始跑输大盘了,而在26名往后,更是大概率跑输大盘。
这个现象很好理解,一个人对于不同股票了解的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。如果持有的股票太多,反而会分散走你的注意力。如果这些股神都没有办法做到看管太多的股票,那我们普通散户就更没有必要去挑战这个事情了。
综合这两张图可以看到,散户持有的股票数应该在5-20之间。不要少于5,这样可以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在单一股票上。而不要超过20,则是因为20只股票已经足够分散化了,更多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。
现在我们知道了该买多少只股票,那我们应该如何决定每一只股票的仓位比重呢?好比说,我现在看中了10只股票,那我要怎么去分配这10只股票呢?
一个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平均分配。也就是说,直接将资金平均分配到每一只股票上。这方法看上去有点无脑,所以专业的投资者称它为‘天真分散法’,naïve diversification。
不过,大家不要以为天真分散化就真的很天真。有相当多的回测和前沿研究证明,这种平均分配的分散化效果非常接近马科维茨提出的最佳投资组合,甚至在实操中大概率效果还能更好。这里时间原因我就不给大家挨个展示这些研究了。
不瞒大家说,我在最开始投资的前几年,就是用的这个方法,效果其实非常不错,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。因为当你还没有股票标的有充分研究和认知的时候,你对什么股票选择重仓,什么股票要小仓位,可能是没有什么概念的。而如果该重仓的股票没有重仓,反而把应该小仓位的股票变成重仓,那反而无意中增加了风险。所以,如果你现在还处于新手阶段,或者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仓位管理的问题,但又想保证自己获得仓位管理的好处,那么直接用天真分散法就可以了。
讲完了天真分散法,接下来,我来给大家说说第二种仓位管理的方法,那就是根据风险程度来决定仓位配比。而这也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名字,叫风险平价法。这个方法深受机构们的喜欢,全球绝大部分的养老金,保险公司等,都是用的风险平价法来配比他们的仓位的。
关于风险平价法,我曾经在一期讲达里奥的全天候策略中有给大家解释过,感兴趣的看官欢迎去回看。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解释。
风险平价的核心,就是让投资组合中每个资产对整体风险的贡献相等。假设你手上有10只股票,他们的风险是不一样的,有些是稳定安全的投资,比如说微软、苹果,而有些是波动比较大的投资,比如说比特币。那在风险平价的方法下,我们就要给风险低的股票更大的仓位,风险高的股票更小的仓位,最终通过平衡每个资产的风险贡献,打造出一个稳健的组合。
这个方法之所以深受机构喜欢,是因为它的风险收益比极高。下图展示了四种不同的仓位管理策略,其中第三列就是通过风险配比做出的组合表现,也就是风险平价。可以看到,除了收益略低于追涨杀跌的策略以外,其他所有的数据,包括最重要的Sharpe Ratio,风险收益比,风险平价都是表现最好的策略。
不过对于散户来说,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因为它是根据每只股票的波动率等风险指标进行精准计算后,才能得出仓位分布比率的。很多时候,很多数据咱们散户并不好获得。不过,虽然照猫画虎有难度,但这个根据风险配比的思维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。
除了天真分散化,和风险平价外,还有第三种仓位管理方式,我将其称之为‘巴菲特配比’。这也是我个人最为推崇的一种仓位管理方式。
那巴菲特是怎么做仓位管理的呢?我总结是,在分散化的基础上,通过认知的不同来集中投资最好看的标的。对于他高度认同的标的,巴菲特会愿意给予更大的仓位,即使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单一股票的风险。
巴菲特曾说过,与其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,不如将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,然后看好它。在1965年致合伙人的信中,他就曾表示,你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,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占净资产10%以上的资金投在它上面。这说明巴菲特推崇的是一定程度的集中投资。
下面这张图就很好地体现了巴菲特集中投资的仓位管理风格,可以看到,他的前五大仓位,苹果,美银,美国运通,可口可乐,和雪佛龙,就占了他四分之三的仓位。这正是他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它的体现。
而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是这么做的。在他的基金会里,一共就持有两只主要的股票,分别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和Costco。对此,芒格是这么解释的:Costco 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?伯克希尔哈撒韦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?它们任何一个失败的可能性都几乎为零。那么,他们两个都失败的可能性呢? 如果我的投资时长是30到40年、而我投资组合始终不超过3只股票、平均持有期为3 到4年,那我有99%的概率会做得很好。如果你不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投资者,如果你真的有选股的能力,买3只股票就足够了,买50只股票反而会损害收益率。
巴菲特和芒格这种集中投资理念的精髓在于,他们是通过高度的认知来抵消风险的。当你对一家公司有深刻的理解,熟知其商业模式、管理团队和未来前景时,你就有信心在它股价被低估时大胆加仓,你也有信心面对大幅波动时坚持长期持有。本质上,这就降低了投资的风险。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: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
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通过我多年的观察,我意识到,对绝大部分散户来说,真正的风险并不是买了波动太大的股票,也不是分散化做的不到位。散户更大的风险,是没有对你的投资有足够多的认知就买入了股票。那如果仓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合理控制你的风险,而散户风险的主要来源又来自于对股票的认知不足,那把更多的资金放在你了解的股票上,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控制风险的方法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我们不可能有时间去研究透彻太多的股票,所以深度了解一小部分的股票,然后集中投资,这或许是对于我们散户来说更好的仓位管理策略。
这里我需要打一个小小的补丁,我个人并不建议像芒格这么极端,只投资两只股票。因为绝大部分的散户,都没有像芒格这样强大的调研能力和深厚的洞察力,如果盲目地模仿,只会使我们面临更高的风险。所以我认为,对散户来说,最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集中投资。
我个人的投资,其实就是遵循着所谓的‘巴菲特配比’的思路。我现在持有大概20个投资标的,其中仓位最重的前5个标的占了我超过一半的仓位。这是我多年投资沉淀下来的,让我觉得最舒服,最能平衡风险和收益的仓位管理方式。它既能充分利用我对这些公司的认知优势来最大化收益,又能通过一定程度的分散来降低个股风险。
而且由于这种配比是根据认知来的,我在投资过程中的心态也会更加稳定。比如,我的重仓大跌了,那么我多半非常清楚原因是什么,值不值得担忧,也就不容易做出上头的决定。而如果一只小仓位股票暴涨,我也不会觉得遗憾,因为没有赚够钱,不因为别的,单纯是因为我自己的认知还不够。当所有的好坏都能归因到个人的认知时,不仅心态更加稳定,自己进步的空间也会更高。这是一点点个人的感受,分享给各位。
当然了,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,你必须要和我一样,对于股票有足够的认知才行。我这些重仓股都是我持有多年的股票,也经过了很多轮的牛熊沉浮才沉淀下来的。如果你刚开始投资,那么这种集中投资的方式还需要谨慎。
到这里,你已经学会了几乎所有主流的仓位管理技能了。然而,仓位管理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,因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,而你自己也是在不断变化的,所以我们不能设置好一次仓位就撒手不管了,你还需要不断地去对你的仓位进行动态的管理。
什么是动态的仓位管理呢?我把它分成两大部分来讨论。第一,是针对市场和个股的变化,来进行动态管理。第二,是针对你自己的认知来进行动态管理。我们一个个来说。
先看第一点,针对市场和个股的变化。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你手中的持仓发生变化后,应该怎么处理。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困扰:如果你看好的股票涨了或者跌了,它占你的仓位已经变得过重或者过轻,那这时候,我是否应该要重新调整它的仓位呢?就比如今年英伟达涨超了100%,如果本来我计划英伟达占我仓位的10%,现在变成20%了。我应不应该把它调整回10%呢?如果调整的话,频率又是多少呢?
对此,Vanguard曾经做过深度的研究。他们通过回测,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再平衡方式对于长期投资的影响。再平衡指的是,当仓位的比例偏离了预设目标后,我们将其调整回预设目标的这个操作。Vanguard就分别测试了,根据时间去再平衡,根据仓位比例去再平衡,或者更复杂的再平衡方法,以及完全不做平衡。
这里我们直接说结论,在所有的情况下,效果最差的是完全不做再平衡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的仓位在一定时间后就会严重偏离了原来的投资方向,尤其是风险很容易骤增,最终损害收益。而效果最好的再平衡方式,其实非常简单,那就是每年做一次。也就是说,每年你就挑选一个日子,可以是一月一号,也可以是你的生日,在那一天,你把仓位重新调整成原来的配比就好了。Vanguard发现,这种方式不仅是交易成本最低,最简单的方式,而且风险收益比也最好。所以,如果下次你看到自己的投资标的,它的仓位发生太多的变化,不用过度紧张,让子弹多飞一会,然后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做一次再平衡,就非常足够了。
第二种动态仓位管理的方式,是针对你个人认知来做调整。投资不是一成不变的,我们对市场的认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深化。当你对某只股票的理解加深,那么相应地,你的仓位也需要进行动态管理。这就像是你对个股的观点发生变化之后,也要随时做好加仓减仓的准备一样。
那如何去根据认知调整仓位呢?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巴菲特是怎么做的。巴菲特最广为人知的重仓股当属可口可乐了。那他是如何动态的调整这只股票的仓位的呢?在1988年,巴菲特就开始逐步建仓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。两年后,巴菲特用了之前两倍的资金增持。而到了1994年,也就是在距离第一次建仓7年后,巴菲特又再次大举买入可口可乐,而这一次,他用了比前两次加起来十多倍的资金,一口气从3700万股,增加到3亿股,让可口可乐成为他当时的第一重仓股。
所以你看,即便是股神,他看上了这么好的一家公司,也不会急于在一开始就重仓,而是先买入,在过程中慢慢加仓,并随着对公司的不断深入了解,最后才一击命中,完成重仓。在这个过程中,是可口可乐发生了变化吗?并不是。而是投资人的认知在不断深入。这就是典型的,根据认知动态调整仓位的方法。
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,不管多好的股票,不管你的起点多么高,要想一上来就搞懂一只股票的投资是非常困难的。巴菲特都做不到,我们更是如此。提升股票认知是需要时间的,他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,也不应该是一个容易的过程。你需要对这只股票有足够长时间的跟踪,才能提升认知,最终掌控这只股票,让他真正为你赚钱。
然而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,一上来就重仓一只股,那结果往往很难成功。因为很多有关投资的风险,是只有你上手后,才能知道的。我们经常说投资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,敬畏的是什么呢?其实就是敬畏未知。知道你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,才能将投资风险有效控制。
而具体的做法,就是像巴菲特一样,先小仓位买入,再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股票的认知,然后根据认知的提升逐步加仓,最后瞅准机会一击命中。也就是孙子兵法那句,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。
像我自己的重仓股之一,苹果,就是如此。我从10年前就开始买入苹果,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加仓,当然也有数次减仓,在这个过程中,我对于苹果的理解就是在不断加深的。这不仅限于对他的商业模式,产品,管理层等公司层面的理解,也包括,他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是如何变化的?市场对于公司有怎样的期待?他们最在意什么?又会如何做出反应?这些理解是你重仓一只股的必要条件,但如果你不持有它的话则很难实现这个效果。
所以具体到仓位管理上的话,我建议,新手一开始可以简单使用天真分散化来投资,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分散风险,不让自己不知道的事,给你的投资带来不可挽回的冲击。接下来,就是不断在投资中去加深对于股票的认知,以及对风险的认知。然后,随着认知的不断增加,我们再逐渐加仓少数几只最看好的股票,以此来最大化我们整体的收益。
到这里,关于仓位管理的介绍就说完了。最后,我想再补充一点,前面说的仓位管理很多都是方法论,但在实践中,仓位管理体系的建立,也是需要强大的纪律和执行力才能实现的。再精妙的策略,如果缺乏纪律和执行力,也只是纸上谈兵。市场的波动、情绪的起伏,都会成为我们偏离初衷的诱因。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中,唯有以纪律为准绳,才能在诱惑和恐惧中保持理性。仓位管理的艺术,归根结底是自我管理的艺术。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,才能在风险与收益的天平上找到最佳的平衡点。
#扩展认知 #仓位管理 #仓位
为你推荐

20:08
高手思维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2025.10.11
1k
48
7

26:33
每日报告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2025.10.10
3.3k
30
3

20:17
每日报告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2025.10.09
2.4k
24
1

22:04
每日报告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2025.10.08
2.5k
18
1

20:42
TEM | 财报解读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2025.10.08
5.4k
49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