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2025.10.10

播放量 3.3k

play_icon
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中美:风暴将至?
继昨日中方宣布收紧稀土和锂电池供应后,中美在今日迅速开启了第二轮极限施压。双方都想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谈判前夕,试图通过自己的强硬立场来增加谈判筹码。不过这次博弈,却让我隐约感觉到了风暴前夕的压抑。
先看中方,美东时间今天凌晨,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,将从2025年10月14日起,对一系列与美国相关的船舶,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,收费标准将逐年递增。这一举措被普遍看作是对美国此前行为的反制。早在今年4月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以“301调查”为由,宣布将对中国拥有的,或运营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。现在中方的反制,虽然晚了一些,但理由还是站得住脚的。
紧接着,中国市监局宣布,美国科技巨头高通,因收购以色列公司Autotalks没有依法申报,涉嫌违反中国《反垄断法》。因此,中国决定对高通进行立案调查。市监局和商务部卡美国科技公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而巧的是,高通第一次遭到反垄断调查是在2018年,那时正好是川普贸易战1.0版本的时候,现在又被拿来当靶子。中方在这个时间点,对高通这样的行业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,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,中方是想告诉美国,不要忘了,中国除了原材料,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。
不过,和昨天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样,在强硬的姿态之外,中方也展现了灵活的一面。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高调会见多家跨国公司负责人,释放出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欢迎跨国公司深化对华合作的积极信号。既是在向外界展示中国开放的决心没有改变,也是想分化美国政商,向那些希望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企业传递善意。
相较于中方一连串的密集动作,美国刚开始的反应看起来则相对克制,川普政府提议,禁止中国的航空公司在执飞往返美国的航线时飞越俄罗斯领空。这个提议的背景是,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,作为对美国制裁的反制,俄罗斯禁止了美国及许多西方国家的航班,飞越俄罗斯的领空。但是这项禁令不包括中国。因此,在中美航线上,中国航空公司可以飞越俄罗斯领空来缩短航程、节省燃油,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。而美国航空公司却不行。美国航空公司也因此怨声载道,认为这造成了不公平竞争。川普现在把这事又提出来,正好呼应上了中方反制船舶停靠的举措。
正当我以为,就这?这就完了?结果早上11点左右,川普突然发消息称,考虑取消月底和中国元首的会晤,并且考虑对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。话音未落,美国三大股指立刻跳水,标普当时就下跌了1%,纳指更是探到了2%。随后股指跌幅进一步加剧,到最后收盘时,标普和纳指都跌了将近3%,这是自4月解放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。不过,事情显然还没有结束。就在盘后,川普又发文称,要加征中国100%的关税,以及对任何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。这个关税是基于现有关税之上的,如果按照此前45%的基准来看,现在加上100%的关税,就相当于145%的关税,等同于整个贸易给断绝了。而软件管制,更是直击要点,因为它会对数控机床、设计、工业软件等行业造成严重冲击。也就是说,中国用稀土卡住了美国的脖子,而美国用软件,掐住了中国的命门。
对于川普今天的表态,Infrastructure Capital Advisors的CEO杰伊·哈特菲尔德认为,“这绝对是自关税2.0以来,我们遇到的最大不确定性。”而华盛顿智库中国高级研究员克雷格·辛格尔顿更是认为:”北京这次可能玩过了,中国认为是筹码,但川普却认为是背叛。这种误判可能标志着关税休战的开始。”
美投君认为,川普《交易的艺术》,看样子都被拿去学以致用了。现在两国都在APEC前极限施压对方,目的还是为了创造筹码,对最终的谈判做准备。
从事情发展的趋势上看,今天川普加征的100%关税,情况和四五月份无异,相当于两国已经断绝贸易来往了。另一边,从上一次中国的应对方式去看,这次大概率也不会这么快妥协,说不定也会给美方加征对等关税。毕竟4月份时,中国也做出了强硬的反制,而且最终的结果还不错,逼得美方回到谈判桌上。所以我认为,投资者要做好中国出台反制措施、战况进一步升级的准备。
但事情肯定不会这么无休止地发展下去。咱们不妨冷静下来想想,这两个国家的诉求是什么?对方能满足吗?中国的诉求,是增加出口和解除对中方企业的管制,让中方企业能获得技术,并被允许在美国开展业务,乃至在美国进行投资。而美方,则是除了想要获得更多的实体投资外,还想出售农产品,处理芬太尼,以及彻底解决稀土供应的问题。
从细节上看,两方的诉求肯定都无法全部满足,但是方向性上的谈判空间,我认为还是挺大的。并且,两个国家现在既有实力,又有能力来满足对方的部分诉求。在一定程度上,这种满足还是非常互补的。
因此我相信,中美最终还是会选择进行商谈的。记得2018年的时候,川普第一届任期就多次对中国进行贸易施压,当时也让美股遭受了剧烈的抛售。但随后不久,川普还是在年底的阿根廷G20峰会前夕,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磋商,最终在12月1日达成共识,暂缓关税。股市也随之修复上涨。这种情况,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,虽然在当下都觉得挺可怕的,但事后回看就会发现,这些争端,有一次算一次都是非常短期的风险。我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。因为政策上谈判与合作是最基本的底层逻辑,双方都有共同的这个意愿,双方的诉求又有一定的互补。所以,过程中的拉扯不过是手段,不管如何波折,最终风险都会释放。
那这一切对于市场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呢?首先,关于今天的下跌,我认为一方面,市场的不确定性确实增加了。但另一方面,也是跟最近市场涨得太多有关。毕竟自从4月份以来,美股几乎就没有什么回调,不排除有很多对风险敏感的大资金先抛为敬,获利离场,拖累了市场。
至于未来,我觉得有必要分成短期和长期来看。短期,我预判不了这次争端接下来会怎样发展,但目前看来,距离峰会还有两周多的时间,而且前面我也提到,不能排除中国会推出反制措施。这意味着,如果情况没能在短时间内好转,市场完全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,需要注意。
但时间稍微拉长一些来看,我并不会对这件事情过于担心。首先,中方把稀土管制放到了12月1日,而美方把关税和软件管制放到了11月1日,这就说明,两个国家在谈判前留足了窗口期,就说明他们的目的还是要谈判。在接下来的谈判中,一旦有任何迹象看到有一方开始示弱,那我相信,市场会立即给出积极的反应。其次,还是回到美股的基本面,当下美股增长的动能,主要还是来自于AI带动的企业盈利,中美争端或许会带来一些冲击,但不可能造成结构性的影响,当风险消化过后,AI的力量还是会继续成为市场的主旋律。而至于关税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,虽然的确会存在,但过去这大半年里市场总是选择性地忽略,本质是因为它的冲击更多是一次性的。所以综合以上所有分析来看,我目前并没有改变我对于市场的看法,长期依然保持乐观。

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
回过头来聊聊美国经济。今天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,10月消费信心仅微降了0.1,至55。基本保持稳定。虽然是五个月来的最低点,但还是好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。这似乎在说,政客们因为政府停摆吵得不可开交,但普通民众好像并不太在意,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。
那么这次支撑指数的理由是什么呢?调查主管琼安·许在声明中指出,像高物价和就业前景疲软这类钱包问题,它们仍然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。所以现在并不指望情况能有实质性的改善。从受访者调查分布来看,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,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4.6%,涨幅将超过他们收入。而未来五到十年的长期通胀则稳定在3.7%,绝对值上,这两个数字都处在高位。
所以消费者现在对高物价和就业担心,但还是给出了积极的消费指数。这不矛盾吗? Nationwide的金融市场经济学家奥伦·克拉奇金点出了一个关键,他认为“许多消费者虽然感受到了就业市场疲软的压力,但他们也坐拥可观的财富缓冲”,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消费还能保持坚挺。
克拉奇金所谓的财富缓冲,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。富人们通过股债金,还有房地产增值财富,对疲软的就业毫不介意,该消费消费,该花钱花钱,几乎没有什么区别。
不过,高频经济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卡尔·温伯格警告说,调查中体现出的通胀预期,对美联储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,这给未来的货币政策增添了更多变数。
给未来的货币政策添加更多变数,我想这显然有点夸大其词了。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很重要,但它更多的是通过随机调查采访捕获的软数据,它没有非农、PCE这样的硬数据更具说服力。
而在今天同一时间,美联储副主席沃勒就表示了,他对继续降息25持开放态度,并且对就业市场表示了担忧。他甚至认为过去几个月的非农就业数值可能已经转为负数。
沃勒表示这样的担忧是有据可依的。一方面是8、9月份的非农数据,就进行了史诗级别的大幅下修,这也让很多人开始对统计局人手不足,以及使用的模型产生了质疑。
另一方面也是近期的ADP数据极为惨淡,甚至转为了负值。虽然ADP是私营机构统计,也不考虑政府职员,整体上不如大非农来的更全面。但在一定程度上,尤其是在大非农延迟公布的情况下,ADP小非农的参考性无疑增加了不少。
除此之外,由于政府关门,官方今天没有公布失业金领取人数,但高盛对关门期间发布的州级文件进行了分析估计。高盛预计,上周初请者达到了23.5万人,大幅超过了前值21.8万,意味着刚刚回落两周的失业金领取人数,又涨回去了。而且很可能,这一趋势会逐渐放大。
为什么?别忘了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政府关门而导致的。就在今天中午的时候,白宫政府预算主管,拉塞尔·沃特在X上表示,裁员已经开始。
彭博社认为,此次解雇标志着现代历史上,政府停摆期间联邦雇员的首次大规模裁员。但真能顺利推行下去吗?把人招进来容易,裁掉可没那么简单,公司如此,政府亦是如此。代表82万联邦工人的工会,也就是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,它在X上迅速回复了沃特的推文,写道:“美国工会将在法庭上再见到你”。
美投君认为,如果白宫真能裁掉联邦员工,那么算是既削减了政府开支,也在两党谈判中获得了一些筹码,算是一箭双雕了。但真能推进吗?工会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,再加上大规模裁员这种事,法院一般都占民众,最后是否推进,我是持怀疑态度的。
对于今天的消费信心指数,之所以还算不错,很大的原因就是财富效应。而今天由于川普威胁要对中国加征关税,标普一天就跌掉了近3%,众多龙头股更是跌超5%。如果问题持续,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个财富效应,从而影响十月份的经济数据,所以后续的进展值得关注。
另外,美国劳工部今天宣布,不管政府是否处于停摆状态,劳工部都会在10月24日发布9月CPI报告。劳工部表示,这是为了社保局能够精准地调整福利金,但我个人认为,还有一层原因是为了美联储,他们都需要看到这份报告,为10月28日的议息会议,提供最后的预期。

FigureAI保姆机器人登顶《时代》周刊
接着说个轻松的主题,机器人。你有没有想过,当一个机器人能帮你收拾餐桌、叠好衣服,还能小心翼翼地把盘子放进洗碗机时,你是不是觉得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成真了?被称为“美国宇树”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,今天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款产品。
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发布的这款产品,叫做Figure 03。并且同时放出了一段惊艳的演示视频。在视频中,Figure 03展示了强大的家务能力,包括从餐桌上收拾盘子、擦拭杂物、折叠衬衫,甚至使用洗碗机和取快递。尽管它的动作在人类看来,还有些僵硬和笨拙,但这已经是Figure最佳的算法路径了。
为了安全,Figure 03在家中的移动速度被设定在保守的2.6英里每小时。单次充电可支持约5小时的运行。凭借这些突破,Figure 03也登上了《时代》杂志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的封面。
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,关键在于硬件的重大升级,特别是全新的手部系统。这双灵巧手集成了触觉传感器,让指尖能够感知仅3克重的压力。这是什么概念?一枚硬币,或者回形针的重量。这样的重量敏感度,能让它区分稳定握持和即将滑落的状态,从而安全地处理易碎物品。此外,每只手掌都新增了摄像头,配合公司自研的Helix视觉语言行为AI系统,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也能实时调整动作。
除了传感器和摄像头以外,让Figure 03进步如此的,还是英伟达和OpenAI。根据公司资料,机器人集成了OpenAI的模型和英伟达的机器人技术栈,这使其不仅能理解人类的口头指令,更重要的是,它能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来学习新任务。这种观察学习的能力,正是它能迅速掌握叠衣服、洗碗等复杂家务技能的核心。
尽管Figure 03展示了成为家庭保姆的巨大潜力,但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。Figure AI目前并未公布Figure 03的上市时间或具体价格,外界普遍预计其售价将高达数万美元。因此,市场普遍猜测,它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,而不是在你家客厅里。Figure公司也已宣布正在建设一座名为BotQ的机器人制造工厂,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累计生产10万台机器人。
美投君也看了Figure 03的视频,感觉非常科幻,甚至有点CG动画的既视感。从机器人对细节的掌控力上,我觉得效果很不错。
不过,这次展示还是一个封闭的状态,没有让记者或者用户亲身尝试,所以它现在到底是否具备视频演示中的能力,我们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。但是,尽管我不认为短期内,人型机器人可以实现商业化,甚至走进千家万户。但在AI的加持下,人型机器人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,或许在未来几年,就能逐渐踏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。

大摩:光通信将是下个AI受益板块
网络。这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,它在数据中心的地位,实际上要比你们想想的更为重要。举个例子,一台2U服务器,它通常会有2颗CPU,3-4片GPU,以及SSD和内存构成。但是如何把数千台这样的服务器聚集起来呢?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通过网络系统。
根据大摩最新的行业报告,今年以来,网络设备板块的股票平均上涨了36%,其中四家核心的光通信公司,它们的股价平均涨幅更是高达53%。报告认为,网络正处于高速运转状态,因为要解决GPU利用率的瓶颈问题,光网络是关键。因此,大摩认为,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正显著推动电信网络设备行业,这股巨大的需求,将会持续下去。
那么,为什么大摩提到GPU利用率的瓶颈问题呢?光网络在这里面,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?其实,这源于硬件设备的沟通机制。我们都知道,任何一台智能设备,无论是手机、电脑,还是昂贵的服务器,他们里面,其实都离不开四大核心组件,也就是CPU、GPU、内存,以及硬盘。之所以普通设备不需要担心瓶颈,是因为他们都在一块主板,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,可以在主板上有线连接,效率极高。
但是,当我们需要把数千台这样的设备,在不同地区连在一起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,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。这是因为,如果你用金属线,比如家用的网线,机房使用的DAC。他们因为是金属的缘故,距离一远,信号就不稳定,并且还会发出巨大的热量,浪费能源。而如果你要用光纤的话,问题就好办多了。光能承载的信息量要远比金属大的多,并且它本身不发热,对电力消耗低。更重要的是,它远距离传输几乎是无损的。服务器只需要在两端部署光电转换器即可。
因此,就是因为这股强大的需求,让Ciena、Lumentum、Coherent和Corning这些光通信公司的订单,直接看到了未来12到18个月,需求量可见一斑。
基于这个前景,大摩之前一些持谨慎态度的分析师也改变了看法。例如,报告的作者就将Ciena的评级从“减持”上调至“中性”,目标价也从100美元大幅提高到140美元。分析师承认,之前对Ciena利润率的担忧有些过度了。事实上,公司通过裁员控制了成本,同时强劲的需求带来了销量增长,云业务相关收入,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50%,这些因素共同缓解了利润率的压力。
当然,大摩也不是一股脑的全部上调,另一家公司Keysight的评级就被从“增持”下调至“中性”。主要原因是股价已经涨到了180美元的目标价,公司也即将进行两项业务收购,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。
最后报告也指出,尽管企业在AI上投入很大,但整体IT支出的增速,仍然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,这一点也限制了市场过度的乐观情绪。
美投君认为,相较于光通信,网络价值的核心,还是在于数据中心内部的互联技术。这包括英伟达的NVlink和SpectrumX以太网方案,AMD、博通、谷歌、微软等巨头共同推动的UALink开放标准,以及思科、博通、Arista主导的以太网标准。这些技术更加直接的决定了GPU集群的训练效率,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神经中枢,技术壁垒极高。
相比之下,用于数据中心之间长距离传输的光通信模块,虽然当前需求旺盛,但其市场格局要复杂得多。这是一个更多基于行业标准的领域,意味着竞争激烈,可选择的供应商也多,单一公司很难形成像芯片领域那样的绝对护城河。

为你推荐

20:08

高手思维
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1k

48

7

26:33

每日报告
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2025.10.10

3.3k

30

3

20:17

每日报告
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
2025.10.09

2.4k

24

1

22:04

每日报告
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
2025.10.08

2.5k

18

1

20:42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5.4k

49

6

TEM | 业务调研

AI医疗领域的PLTR?拥有最强护城河的医疗AI股,能否变现增长?

2025.03.03

推荐理由

32.4k

102

9

投资方法论

新手靠选股,高手靠仓位!什么才是散户最佳的仓位管理方式?

2024.09.16

推荐理由

35.7k

148

13

个股机会

一份天价大单,真的能将甲骨文捧上神坛吗?是炒作?还是23年英伟达时刻?

2025.09.29

9.4k

66

2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为何怎么都跌不下来?诡异循环正带动美股盲目上涨?市场还能撑多久?

2025.09.23

6.2k

20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