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年历史揭露“大美丽”真相!川普的目标竟然是它?大美丽法案埋下究极隐患!(七月宏观报告)
2025.07.12
播放量 9.6k
7月3日,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重磅的财政法案——大美丽法案,7月4日,川普声势浩大的签署了这个法案,正式成为法律那为什么这份法案会对川普如此重要呢?美投君特地去探究了17年川普上一任期的历史,我发现川普的这份法案的目的,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文字稿
7月3日,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重磅的财政法案——大美丽法案(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),7月4日,在这个美国最重要的一天(美国国庆日),川普声势浩大的签署了这个法案,正式成为法律。那为什么这份法案会对川普如此重要呢?因为它几乎包揽了川普上任后所有的财政政策,涉及个人,企业,政府,国防,美债等多个领域。
法案一经落地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债市率先反应,长债利率飙升,美债遭遇大幅抛售。川普的政治盟友,最大的金主爸爸,马斯克怒发冲冠,宣布成立新党派“美国党”,与川普公开决裂。然而股市却异常兴奋,纳指标普纷纷创下了历史新高。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法案,会带来如此大的争议呢?
为了探究法案的具体影响,美投君特地去探究了17年川普上一任期的历史,我发现川普的这份法案的目的,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。那么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和经济信号呢?对于资本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?本期视频,美投君就来跟大家深入分析一下,这份足以影响美股未来5年的“大美丽”法案。
这个大美丽法案,早在去年川普当选后就已经开始筹备了。这次川普决定搞一波大的,和以往那种一个政策一个提案的方式不同,这次川普几乎把所有的财政政策,都塞进了这一个法案当中,所以这次大美丽法案的通过可以说是带来了很多的改变。
从整体结构上看,大美丽法案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:减税,增加国防开支,削减社会福利,以及提高债务上限。
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减税。其实2017年,川普就推进过一个减税法案,当时是将企业税直接从35%降到了21%。不过这份法案在今年就要到期了,也就是说如果什么都不做,企业税会自动调回到35%。而这次大美丽法案在减企业税上,其实就是将之前的政策延续下去,没有额外的减税。不过虽然税率没降,但是川普还是新增了一些新的减税条款。比如新增了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等,新的抵税项目。
针对个税川普也有新动作。比如小费收入和加班工资的免税,车贷利息的抵扣,以及老年人增加额外的免税抵扣等等。所有这些减税条款就相当于是变相的减税了,能让企业和个人都少交税。但这次减税法案也不都是好事,像风能,太阳能和电动车等绿色能源行业的很多免税抵扣,就彻底被砍掉了。至于他们具体影响,咱们一会儿还会详细分析。
法案的第二部分是增加国防和边境支出。法案计划增加约1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,用于军事装备、人力、国防研发等领域。同时大幅增加边境安全支出,支持边境墙建设、移民执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升级。
第三,则是削减政府支出。主要就集中在医疗、食品援助和教育贷款等领域。包括对医疗补助(Medicaid)设立工作要求、减少联邦补贴的比例;取消补贴学生贷款和收入驱动还款计划等。这部分的削减,多数都要在2030年后才逐步生效。
第四,是提高债务上限。法案将新增的联邦债务上限,从原先的4万亿美元,上调至了5万亿美元,进一步放宽了政府的借债空间。
可以说,大美丽法案是延续了共和党一贯的小政府思维。一方面减税,把收入更多的留给实体经济。另一方面削减福利,目标是“美利坚不养闲人”,减少民众对于政府的依赖。而在所有的这些政策中,对于市场影响最大的政策,毫无疑问当属减税了。而刚刚我们也提到,这次并非是川普的第一次减税。那我们不妨就来看看上一次减税的历史,从中我们也能够窥见,这次减税最为真实的影响。
2017年,川普第一次担任总统,那时他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也是减税。17年底,川普推出了一项极其大胆的减税法案,叫做“减税与就业法案”(TCJA)。这项法案主要针对了三个方面:一是个人所得税,几乎把所有收入档位的税率都进行了下调,最高税率从39.6%下调到了37%;二是企业所得税,直接从35%大幅砍到了21%;三是针对跨国企业的税收制度,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,目的是将这些跨国企业的利润带回到美国。
法案刚出台时,可以说是群情激奋。你很少能够看到这么大力度的减税法案,所以各方对此的反应都非常积极。当时,美国税收政策中心估算,这项法案将会在2018年,让纳税人税后收入平均增加2.2%。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(CRS)在2017年通过模型测算,这项减税法案将会在未来10年,每年能够带来0.3%到0.7%的GDP增长。而市场对此也极其兴奋,整个2017年标普500在减税法案的利好下,上涨了20%!
现如今8年过去了,这个法案也瓷瓷实实的实施了8年,那最终结果如何呢?正巧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在今年4月份,对本次减税法案的实际数据做了一次评估。结果他们惊讶的发现,这场史无前例的减税,最终对于经济增长,几乎毫无影响!
减税刺激经济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,那为什么最终会毫无影响呢?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,那些真正赚大钱的公司,压根就不怎么交税。虽然税率名义上是降到了21%,但大公司们早已通过各种避税方式,大幅降低了他们的应缴税款。根据CNBC的数据,2018年财富500强中,竟然有近100家公司交的联邦税是0。那你减不减税,对于本来就不交税的企业们能有什么影响呢?后来,拜登政府就还想要靠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堵住这个漏洞,他们设立了企业15%的最低税率,但其实也收效甚微。那你说政府难道不知道吗?他们当然知道。只是有时候政策的推行,政治姿态的作用,要远高于他实际的经济效益。
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,企业完全就没有按照政策推行的目标来行事。用一句中国人很熟悉的话说就是,“上面的人的想法是好的,都是下面的和尚把经给念歪了”。川普原本想通过减税,鼓励企业把海外的资金带回美国,用于扩大投资,增加招聘,从而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。但现实是,这帮企业确实是把资金都带回来了,但却没有用来扩张业务,而是用来回购股票。2018年,美国公司股票回购总额,高达1.1万亿美元,而超过80%的大公司,并没有因为减税而增加招聘或者是投资。根据彭博的估算,减税带来的收益中,大约有60%流向了股东,只有15%是用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。也就是说,这场减税的最大受益者,其实是资本市场,而不是实体经济。
从市场表现上来看,这轮减税在短期内确实是提振了资本市场。法案通过后第一个月,标普500就上涨了2.4%;两个月后,涨幅扩大到5.9%。紧接着川普同意大公司,将海外资金用一个非常低的一次性税率,带回到美国,这让苹果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,开始大规模的回流资金,并用他们开始用这些资金来回购股票。2018年9月,标普500一度冲上了,2930点的阶段性高位。
除了短期提振股市外,减税也带动了美元的走强。2018年,美元指数从92.3一路震荡走高至97.8。减税叠加温和的加息,使得美元资产更加有吸引力。但与此同时,大规模的减税,也让美国财政赤字迅速扩大。2019年赤字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,这也为今天市场对于美债可持续性的担忧,埋下了伏笔。
可以看到,2017年的减税法案,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股市,带动了股票的回购,但长期来看,并没有明显推动美国的经济增长,也没有改变美股的长期投资逻辑。那本次大美丽法案,会不会跟2017年有所不同呢?它又会在短期和长期,分别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?
首先,我们必须清楚,这个大美丽法案其实藏着一个猫腻,那就是政策的推行时间。整个政策矩阵并非是同时推进,而是呈现“前松后紧”的趋势。像减税政策就主要集中在,26年到29年之间,大多数条款到了30年就会到期。而削减开支,则大多要等30年之后才逐步生效。所以说政府花钱都放到了前面,而勒紧裤腰带则放到了5年之后。可想而知,不管是民众还是市场,短期先看到的都是促进,经济有刺激,美股也有支撑。而难受得等到5年之后才难受,到时候不定谁上台呢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
但问题是,这样的前松后紧,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快速增加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减税法案会使得25年到26年的财政赤字,净增加5000亿到6000亿美元。后续随着削减支出政策的生效,才会逐渐开始降低,但也是一个净增加的效果。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算,法案将会在未来十年,总共增加4.1万亿的赤字。即便是考虑到关税可能带来的收入,最乐观的情况也要净增加,1.3万亿的赤字。也难怪马斯克会对于大美丽法案如此不满,“我DOGE辛辛苦苦的削减开支,也就能减个几百亿的赤字,你川普大手一挥几万亿就出去了,那我跟这儿瞎忙活啥呢?”
而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债。这势必会导致美债的规模进一步的增加。而要想吸引买家持续的购买,利率就必须要进一步的升高来作为补偿,那么和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债券价格,就会开始下跌。同时高赤字还会带来通胀的压力,再加上同步进行的关税政策,也会进一步的给通胀施压。通胀威胁再传导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上,就会增加他们延后降息的风险。不过,高利率对于美元的汇率倒是一个支撑,也许能够减轻近期美元贬值的压力。
以上这些就是大美丽的短期影响,经济有刺激,美股有支撑,美元也很可能会走强。但赤字会使美债风险增加,利率升高,通胀也存在一定的压力。不过整体来看,促进都是立竿见影的,而风险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够显现,所以短期来看还是利好会大于威胁。那么该法案长期来看会有怎样的影响呢?
白宫下属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(CEA)非常的乐观,他们认为这项法案未来十年,能够让GDP增加2.4%到2.7%。然而投行和学术机构们的态度则完全相反。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认为,该法案会拖累美国经济,使得GDP整体下降0.1%。投行Morgan Stanley则认为,法案能够在26年带来0.2%的GDP增长,但之后的10年反而会拖累GDP,下降0.4%。
那为什么两者会有如此大的分歧呢?美投君深扒了这些不同机构的算法,我发现白宫的预测,完全没有考虑到那些新增的财政支出,以及增加的利息成本。不知道是水平不行,还是刻意为之。显然更加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观点是比较可信的。而且从17年的历史中我们也能看出,如此大规模的减税都没能带来长期的经济影响,这次幅度明显还不如上次,恐怕也很难带来更加积极的收益。相反长期来看,反而是增加的赤字,和债务规模更值得担忧。
大美丽法案不仅影响财政和经济,还很有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贫富差距。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测算,从2026年到2034年,最富裕的美国家庭,每年能够增加收入约1.2万美元,而中产家庭每年能增加大概,500到1500美元,而最贫困的家庭,反而每年要损失到1600美元。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
原因很简单,大美丽法案不仅是减税,还削减福利。减税肯定是收入越高效果越好,所以富人们会最为受益。而对于福利,反而穷人依赖的更深。削减福利对于穷人来说,相当于是直接增加了开支。举个例子,以前美国所有的低收入者都提供免费医保,现在是改成了必须每月工作80个小时,才能够拿到医保。CBO就预测,到2034年,约有1180万人会因此而失去医保,相当于是每人少拿了平均1500美元的福利。
这种财富的分配不均,就会对消费行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。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会降低,就会缩减他们的消费。像沃尔玛,dollar general这种主打低价商品的零售商就会受到负面影响。而中高收入家庭,则因为从减税中获益,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增强,那么相关的非必须消费品的消费,比如旅游,奢侈品,高端零售,地产行业都会是利好。
刚刚我们分析的是大美丽法案在宏观上的所有影响,那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,这项法案对于美股来说,会带来怎样的机会和风险呢?
从整体而言,刚刚咱说了,短期内是促进大于威胁。根据投行高盛的预算,大美丽法案预计在2026年能够给标普500,整体的盈利带来5%左右的提升。不过这个促进落地到不同的板块和个股上,情况是完全不同的。
从受益的板块上来看,最为明显受益的是科技和半导体公司。他们的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投入都特别的大,也就会带来大量的折旧和摊销,而大美丽法案中针对这部分,提供了更多的税收抵扣。比如之前的利息支出,最多就只能抵扣税前利润的30%,现在这个30%不再算在税前利润上了,而是算在折旧摊销前的利润。而这就大幅增加了抵扣的幅度。特别是半导体行业,只要2026年之前开始建厂,那么税收抵扣的比例,还能够从25%提升到35%。像英伟达,台积电这类计划在美国建厂的企业,就都会明显受益。另外,微软,谷歌,亚马逊这三家云服务巨头,因为有大量AI基础设施的投资,也将会明显受益。
除此之外,军工以及传统能源行业也会有不小的利好。法案未来五年将会投入约1500亿美元,用于舰艇的建造、弹药生产、导弹防御等各种项目;这就会利好洛克希德马丁,波音,Palantir等军工企业。而在传统能源领域,美国将重新启动,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的油气拍卖、降低煤炭开采的费率、并且加大对于碳捕捉技术的补贴。这就会利好埃克森美孚、雪佛龙等龙头公司。
说完了利好板块,咱们再来看看哪些板块会利空。首先最受冲击的当属新能源行业。大美丽法案逐步取消了拜登时期的新能源补贴。比如,风电、光伏的税收抵免,将会在2026年后陆续取消;而电动车的补贴在今年9月30号就会立即停止;而二手电动车和商用电动车的补贴,也将于2025年直接取消。
这里面特斯拉可以说是最大受害者,不仅电动车补贴的取消,将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,而且碳积分的作废,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。要知道24年,特斯拉光靠向其他车企出售碳积分,就赚了28亿美元,这部分是纯利润,占了全年净利润的17%。未来这部分利润相当于是直接被砍没了。而且特斯拉的另外几项业务,包括太阳能屋顶,电池的储能系统,也将会受到法案的负面影响。再继DOGE被打脸之后,马斯克在特斯拉身上,又挨了川普一记闷棍,俩人的公开决裂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。
关于特斯拉,这里我还想多聊两句。确实,大美丽法案对于特斯拉业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不过对于股价的影响,则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。根据投行普遍使用的估值模型,碳积分的收入本来就不算在内,所以其实这部分的损失,对于股价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。最主要的影响,还是电动车销售上的问题。但咱投资者也得清楚,现在特斯拉最主要的投资逻辑,还是在于自动驾驶FSD和robotaxi的进展,这部分发展的好,仍会是股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。而如果这部分不及预期,那业绩压力,大美丽法案的利空,则都会加倍的惩罚公司的股价。所以关键还是要看技术的发展,而政策的利空则并非决定性因素。
另一个受到大美丽利空的行业是医疗行业。法案削减了非公民的医疗补助、儿童健康保险(CHIP),并收紧了《平价医疗法案》(ACA)下,医保补贴的获取资格,还限制了孤儿药的价格谈判的豁免权,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一批,依赖医保和政策补贴的医疗行业。
最后一个受影响的板块,则是消费板块。这个咱其实刚刚已经提到了。低端消费比如沃尔玛,Dollar General这样的零售商将会面临压力,而中高端的消费,比如家居装修Home Depot,旅游概念股Airbnb,赌场股MGM,则反而会是利好。
最后还想再多提醒咱各位一句,大美丽法案只是所有相关板块和个股的,其中一个影响因素,我们做投资决定,肯定不能只看这一项就投资。公司基本面,行业壁垒和管理层执行力这些,才是决定长期股价表现的关键。
整体来看,短期,大美丽法案相当于一次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,这有助于经济的托底,提高了经济软着陆的概率。这对企业盈利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,尤其是科技、军工、传统能源这些行业。相反,新能源和医疗行业,则受到了比较负面的影响,而消费板块则呈现结构性的分化。
但长期来看,现在大美丽法案的利弊还是存在争议的。一种观点认为,美国政府债务已经太高,财政不可持续。应该尽快的削减赤字,控制债务规模。否则通胀压力会变大,债务风险会增加,资本市场的信心也会受到严重的冲击。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,只要经济稳定,通胀温和,政府维持一定的赤字并不是坏事。相反,如果在错误的时机,比如经济刚刚企稳时,就急着紧缩财政,反而会给经济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
我个人认为,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来看,一方面,美国经济接近充分就业,经济看起来比较坚挺。这种情况下,其实没必要搞大规模的刺激。但另一方面,通胀刚刚企稳,高利率也给消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所以也不是能随便踩刹车的时候。这时一个“前松后紧”的大美丽法案,确实是有助于维持这个经济的平衡的。所以从政策层面我认为,未来1-2年内,对于市场来说都会是相对积极的影响。
而针对债务问题,我认为现阶段的赤字规模虽然不健康,但离债务危机还相较甚远。而如果现在就急着削减支出,反而马上会让经济放缓。作为政策制定者,这样的风险结构就注定意味着,未来赤字规模还会不断的提升。短期内,这绝对是资本市场狂欢的基础,但问题的不断搁置,也会导致更大危机的诞生,而大美丽无疑是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发展。
为你推荐

20:08
高手思维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2025.10.11
1.2k
52
8

26:33
每日报告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2025.10.10
3.5k
30
3

20:17
每日报告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2025.10.09
2.5k
24
1

22:04
每日报告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2025.10.08
2.6k
18
1

20:42
TEM | 财报解读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2025.10.08
5.6k
49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