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斯拉能源做什么的?为何增长最快,却最被忽视?9000亿估值项目,能为特斯拉带来质变吗?

2023.12.11

播放量 17.5k

video_lock

2019年,马斯克曾表示,特斯拉能源的增速将远远超过其汽车业务。2020年,马斯克再次强调:‘从长远来看,特斯拉能源的规模,将与它的汽车业务大致相同。’那么特斯拉能源到底发展的如何了呢?他未来真的能为特斯拉带来足够高的上限吗?#TSLA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说起特斯拉,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,但是提起特斯拉能源,则很少有人了解了。2019年,马斯克曾表示,特斯拉能源的增速将远远超过其汽车业务。2020年,马斯克再次强调:‘从长远来看,特斯拉能源的规模,将与它的汽车业务大致相同。’
虽然马斯克经常给投资者画大饼,但这次他说的的确有据可循。仅仅三年过后,现如今特斯拉能源已经成为了特斯拉增长最快的一块业务,年化增长90%。而且和自动驾驶,Dojo这些只存在于想象的业务不同,特斯拉能源现在已经开始为特斯拉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了。他是特斯拉现如今,除了造车外,唯一真正在赚钱的业务。
那么特斯拉能源到底发展的如何了呢?他未来真的能为特斯拉带来足够高的上限吗?本期美投Pro视频,我们就来好好聊聊特斯拉的能源业务。
首先,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,特斯拉能源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和做电商的亚马逊,‘不小心’做出了云计算AWS一样。特斯拉能源,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。最初,特斯拉为了做出更好的电动车,将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电池的研发上。毕竟电池才是电动车的基础。而随着特斯拉的电池技术越发成熟,马斯克就想,既然电池技术能够用到电动车上,那为什么不扩展一下,把他也用到电动车以外的其他领域呢?于是特斯拉能源就应运而生了。
2012年,特斯拉推出了一个给小型商业提供后备电源的电池,叫做Powerpack,这开始了它的能源业务。3年后的 2015年,公司高调宣布要进军全球能源市场,成立了子公司特斯拉能源。2016年,特斯拉针对小型家庭,推出了更小型的电池系统Powerwall,以此作为家庭的后备电源来使用。同年,公司以26亿美元收购Solar City,开始进军太阳能电池市场。又过了三年,特斯拉做出了超大型电池Megapack,他们将成千上万个电池堆叠到一起,直接供应给大型发电厂来使用。为此,特斯拉还设计了一系列的软件管理系统。
其实直到Megapack出来之后,市场才意识到,特斯拉在能源方面的能力已经很强了。马斯克也借机嘚瑟了一把,他表示,从长远来看,Megapack可以让特斯拉占领整个能源市场的15%。我去查了一下,今天能源产业的总规模大约在6万亿美元,15%就是9000亿美元了,这可比现在整个特斯拉的市值还要大。
你或许会好奇,一个半路出家的公司,凭什么能够在能源这种成熟行业中占据优势呢?首先,咱们必须得先清楚,特斯拉的能源并非是传统能源,而是特指的清洁能源,再具体一点就是电能。在这个领域里,特斯拉其实已经布局了完整的产业链,并且一直是行业领先的存在。下图展示的,是特斯拉在能源系统里的布局。这上下两类分别是家庭和商业,这个咱暂且先不用管。横向的这三列才是重点,他分别代表了特斯拉在能源产业链中的三类布局,从左到右分别是,发电,储电,和分发。特斯拉在这三点上有着不同的优势,重要性也完全不同。接下来,我就来逐一解释一下。
第一部分是发电。特斯拉发电主要是靠太阳能电池板技术,自从2016年收购了Solar City之后,特斯拉就有了它的太阳能业务。特斯拉能为家庭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,给房子供电,或者把电存储在电池里。不过,其实这部分业务它一直的表现都比较拉胯。从下图中可以看出,太阳能业务这些年不仅没有增长,反而还在萎缩。这其实是因为太阳能发电行业竞争非常大,特斯拉也不具备什么优势。半年前有机构表示,特斯拉这么多年来,一共也就安装了3000个太阳能系统。虽然后来特斯拉在推特上否认了这一点,但他们也从未真正披露过具体数据是多少。
家庭发电用不上,现在特斯拉只能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发电。但还是因为成本和技术并没有优势,所以也没有发展起来,更谈不上盈利。现在,特斯拉倒还有一些太阳能发电的业务,但更多是为了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而进行投资。
发电这一块确实做的不咋地,不过第二部分,储能,特斯拉就开始展现一些优势了。首先,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储能技术的发展。为什么会有储能技术呢?这其实是为了解决清洁能源行业最大的一个痛点。你想,清洁能源发电怎么发?要不就是风能,要不就是太阳能这些。这些电能的供给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非常的不稳定,比如夏天太阳就大,冬天太阳就小。其实几乎所有的清洁能源都受到明显的季节因素影响。可是用电需求可管不了这些,我该用就得用。这种供电和用电需求之间的错配,就是清洁能源最大的一个痛点。那怎么办呢?最简单的,就是先把电先存起来,等需要的时候再用出去。
在特斯拉之前,有90%以上的储能是靠水力来实现的。怎么实现的呢?就像下面这张图那样,人们先得找一座大山,然后在山上、山下分别再建俩水库。当发电量过多的时候,人们就会用抽水机把水从下游抽到上游,也就是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。等到需要用电的时候,再让水从高处流下来,转化成电能。你一定已经发现了,这么做的问题是很明显的,它不仅效率低,而且前期投入巨大。这也是清洁能源一直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不过,近些年锂电池技术的发展,让电池储能成为了可能。而特斯拉的磷酸铁锂电池就是这其中表现最为全面的电池。之所以说它最全面,是因为在它在能源密度,使用寿命,充电速度这些性能上都处于第一档。更重要的是,特斯拉的价格还非常便宜。这要得益于特斯拉强大的规模优势,以及相对更自动化的制造程序。有行业专家估算过,即便在报价上已经在全行业脱颖而出,但由于较低的成本,特斯拉储能电池Megapack的毛利率,还能够保持在40%左右,而运营利润率则能在20%。这在行业内也算是首屈一指了。
特斯拉的储能技术首次被关注是在2017年的南澳大利亚。南澳大利亚的天气波动很大,而电力又是以清洁能源为主,必须要靠天吃饭。这就导致当地经常受到电力短缺、供应间歇和夏季高负荷等各种问题的困扰。而2017年的南澳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极端天气,这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。当地政府就意识到,未来这种情况只会继续发生,他们必须要一套能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了。
于是,南澳政府就向外界求助,寻找有实力的企业去彻底解决当地的电力问题。而在所有方案中,特斯拉的方案最终脱颖而出。他们的办法很简单,就是搞一个超级储能站,尽可能地把电存起在来作为后备电源,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送出去,保证电力的稳定。虽然原理是很简单,但当时也只有特斯拉,能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储能任务。最终的效果也非常好,它不仅彻底解决了南澳发电季节性的问题,而且还帮助当地电网实现了降本增效。后来,整个投资仅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收回了成本,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为南澳节省超过1.5亿澳元的开销。正是澳洲的成功案例,让全世界真正意识到了大型电池储能项目的前景。于是乎,一时间特斯拉的订单爆满,现在特斯拉的订单已经都排到两年之后了。
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,特斯拉的储能已经很厉害了。但实际上,经过我的深入研究发现,其实储能业务并非只有特斯拉一家在做,行业内不乏强劲的竞争对手,比如Enphase就是一家专门做储能的能源公司。之前在讲清洁能源行业的时候我还给大家介绍过。事实上,特斯拉的储能技术虽然是领先,但护城河也并不深,别人想要复制甚至赶超都并非难事。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优势,其实并不在于他的电池硬件有多强,而在于他的软件技术。而这就要提到,特斯拉能源布局的第三部分,电力的分发了。
特斯拉在储能之后,还设计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,来将电能最优化的分发出去。他们通过数字化,智能化的算法,将用电需求和发电和储能相匹配,这使得电能可以分配到最合理,电力输出能够做到最稳定,也能够帮助发电厂收益最大化。这套软件上的解决方案,配上特斯拉的发电和储能上的硬件设施,才完整构成了特斯拉能源真正的优势。你发现没有,又是熟悉的配方,所谓的软硬结合。
那么特斯拉在能源的分发软件上,都做了那些的创新呢?经过我研究发现,特斯拉其实做了很多电力分发的软件,不过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自动化软件Autobidder了。Autobidder是一套对能源资产实施交易和控制的平台。它本质上是一套复杂的算法系统。他会对价格、发电量、使用量等各种数据进行综合预测,来实现储能和分发的整合,从而最大化整个电网的效率,给电力公司赚钱。
它就像是给整个电网添加了一个智能大脑,可以自动调度电网的运行,判断何时发电,何时储电,何时放电,以此来确保发电和储电的效率最大化。另外,更重要的是,Autobidder还能通过价格的实时调整,来最大化电厂的盈利。这便给了Autobidder的目标客户,各大发电站们,足够的动机去购买特斯拉的产品。澳洲政府之所以让特斯拉来做当时的那个项目,正是看重了特斯拉提供整套系统的能力。这也是澳洲项目两年之内就能够回本的核心原因。
除了Autobidder以外,特斯拉另一个电力管理系统叫做虚拟电厂,VPP。如果说Autobidder是为特斯拉现阶段提供了核心竞争力的话,那么VPP就是给特斯拉未来提供了想象空间。VPP能把数千个小型电源组合起来,共同做成一个统一的超级电网。这些小型电源主要都来自于各个家庭。在这个系统之下,每一个家庭都既是储能站,又是发电厂,而且他们还是电的消费者。
什么意思呢?我举个例子。假设我和我的邻居都有一套太阳能发电和储电的系统。这个月,我的太阳能电池板发了很多电,但我的用电量其实比较少。那我多出来的电,就既可以储存起来,也可以把它卖给隔壁的邻居。而到了下个月,如果我自己突然用了很多电,我自己的储能又不够用的话,那我也可以找邻居去买他储的电。
而这整个过程其实都是自动化发生的,而VPP就是中间那个自动化管理系统。他使得成千上万的家庭,能够最优的进行发电,储电和用电,从而实现一个动态平衡。所以他们才把这个项目称为虚拟电厂。目前这个项目还在测试阶段,据说已经有数万个家庭加入了,美国,英国,日本都有参与。不过,必须要认清的是,VPP要想真正实现刚才所描述的场景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现在连太阳能电池板的普及都困难重重,那就更别提自动化系统了。上面描述的场景更多是对于未来的想象。
现在我们再回来看这张图,你就应该很清楚特斯拉能源到底在做什么事了。我给各位再简单梳理一下,在发电部分,特斯拉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太阳能发电上;在储能上,特斯拉在针对家庭和商业斗殴分别有着不同的电池储能设备;而在分发上,像VPP,Autobidder这样的软件,则能更好的实现电力的分发,配合上发电和储能,最终能够形成一整套的解决方案,这就完成了特斯拉能源业务的闭环。
总的来说,特斯拉的发电部分并不是它的重点,储能部分在明面上给特斯拉带来了主要的现金流和盈利,但也并非是特斯拉真正的优势。特斯拉能源真正的优势,其实是在分发上的软件优势。这也是让特斯拉能源和其他电池公司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。目前来看,在清洁能源领域,能将软硬结合使用的如此成功的公司,就只有特斯拉这一家。其他公司或多或少都是单独在硬件上、或者软件上下功夫。在北美,特斯拉的储能已经占到了73%的市场份额,就足以说明其行业竞争力。
今天,特斯拉也是世界上唯二实现了上述能源闭环的公司,而另外一家则是中国的比亚迪。不过比亚迪的技术相对要落后一些,而且目前被认为他的技术还很难走出中国。所以市场认为,在中国以外的领域,特斯拉依旧会享有较大的优势。
我想到这里,相信各位看官对于特斯拉的能源业务,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了,那么它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,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
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部分业务的上限在哪?从整个储能行业的角度来看,特斯拉能源其实有着非常高的天花板。这个世界上所有有电连接的地方,理论上都需要储能电池业务。随着清洁能源行业整体的发展,储能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。我们从一个极其长远的角度来看,终有一天,清洁能源将会彻底取代化石能源。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去中心化的储能站,也将会是大势所趋。那么储能电池的需求将会变得非常之高。
其实,不管是马斯克还是华尔街的分析师都提到过这一点。他们认为,储能的需求接近于无限大,现在还看不到头。而国际能源协会前不久也曾经做过这么一份估计,他们认为到2040年之前,储能行业将会保持每年30%的年化复合增长,这么一算,就是还有86倍的增长空间。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特斯拉,近些年确实也维持着超高的增速。下图展示的是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表现。可以看到,在疫情过后,储能的营收已经翻了10倍之多,最新一季的财报显示,特斯拉能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90%,达到了60亿美元。
不过,虽然储能行业的上限高,增长也并不慢,但是要想在这个行业内赚钱其实并不容易。由于特斯拉没有披露能源业务的具体数据,所以他的利润率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。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盈利模式中看出些许端倪。现在,特斯拉能源主要的盈利模式,是找政府和电力公司去接订单,然后靠卖它的那些能源站来赚钱。由于政府和电力公司有较强的议价能力,而储电站又是高成本且长周期的项目,所以真实利润率恐怕不会太高。而且这种业务和特斯拉自动驾驶不同,他很难通过规模效应来提升太多的利润率,所以即便未来订单在增加,盈利的上涨空间也可能会有限。
唯一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恐怕就是家庭储电站的普及了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,那么不仅发电储电的基础设施需求将会倍增,而且像VPP这样的软件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。而这种C端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,才真正能够从规模效应中获取足够的盈利提升,也才具有足够高的商业价值。但我们上面分析过,要想实现这一点,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最终恐怕会比自动驾驶,机器人这些愿景还要更长,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也会是更大。我想这便是为什么,即便特斯拉能源有足够高的上限,也有不俗的增速,但依旧不受华尔街重视的原因。
不过有一位华尔街分析师到是例外,这就是Morgan Stanley的首席分析师。他似乎非常看好特斯拉的能源业务。他的一个设想挺有意思的,我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他认为特斯拉可以把他的发电,储能,以及分发,这整个能源闭环应用到他们的充电桩上。现在充电桩的电还需要找电厂来提供,这对于特斯拉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。而如果特斯拉能把太阳能发电和储能这两块全都包圆了,那么充电桩的获电成本就接近于0了。因为它的电能本来就来自于太阳,一旦基础设施搭好了,太阳能的获取就几乎是免费的,那特斯拉就可以躺着赚钱,这就能大大提升充电桩业务的估值。
再进一步设想,当充电的边际成本为零了之后,特斯拉就有底气在充电上去做出一些价格歧视。比如说,特斯拉的车充电就会变得更便宜一些,以此来促进它汽车的销量。如果特斯拉能源可以利用他的优势来反哺它的汽车业务,那么它能源业务的价值或许就能更好的体现到公司股价上了。当然了,还是要清楚的是,所有的这些还都处于设想阶段,也并没有得到特斯拉官方的证实。我将这些分享给各位看官,只是去做一个参考。
我自己根据IEA的报告,对比了当前一些类似的能源公司,给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做了这么一份简单的估值。使用的参数我放到视频中了,大家要想看的话,可以自己暂停视频看一下。最终算出来的估值为33美元左右。可以看到,虽然能源业务正在为特斯拉带来可观的现金流,但和它的汽车业务相比,价值还是差了不少。也许还不如马斯克的一个推特对股价带来的影响大。
到这里,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就跟各位看官分析完了。我个人对于这部分业务的投资价值并不太看好。尽管他有足够高的上限,也有不少想象空间。但我认为这些美好的愿景确实太难实现了,即便真的实现了,也会有很长的周期。这就意味着,对于它的投资价值提升并不会太大。不过从促进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讲,我想特斯拉能源是有足够高的价值的。他让清洁能源能够更容易的、更快速的进行普及,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。这很符合马斯克的行事风格,用最简单的方法,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。
#TSLA #tesla #特斯拉 #清洁能源 #新能源 #个股分析 #能源 #特斯拉能源
绝对跟踪-为你持续追踪TSLA基本面变化

绝对跟踪-TSLA

Tesla, Inc.

$404.41

2.42 (+0.6%)

昨收

$401.99

最低价

$382.8

PE Ratio

249.42

今开

$386.28

最高价

$412.17

52周范围

$214.25-$488.54

财报解读

11 视频

业务调研

5 视频

热点解析

3 视频

异动分析

26

估值

1

问答

367

交易

25

自动驾驶

Robotaxi

Optimus

马斯克

为你推荐

22:38

TEM | 财报解读

财报后大跌20%!TEM投资逻辑变了吗?抄底机会还是止损离场?

2025.11.13

3.4k

35

4

26:46

TSLA | 核心概览

特斯拉5+2基本面分析,彻底看懂特斯拉投资!- 2025年11月

2025.11.13

1.7k

16

27:01

META | 核心概览

Meta 5+2基本面分析,彻底看懂META投资! - 2025年11月

2025.11.13

1.6k

16

17:53

META | 核心概览

META估值上限,下限,以及合理估值;从估值中看懂META股价逻辑!- 2025年11月

2025.11.13

1.3k

13

19:27

PLTR | 财报解读

再好的财报也涨不动?PLTR上行空间还能有多少?PLTR财报后,投资模式要做出改变了!

2025.11.10

5.2k

60

3

META | 财报解读

2025Q3财报:22年元宇宙噩梦重演?今年最重要财报!大跌20%后,抄底还是跑路?

2025.11.07

推荐理由

10k

53

11

ETF入门

这几类ETF,千万别碰!新手投资ETF的第一步!

2025.11.10

推荐理由

2.7k

17

个股机会

稳定币最强受益股?爆发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龙头股?大涨10倍后的Coinbase,是否还有机会?

2025.10.20

11.1k

68

9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进入“无就业增长”阶段?这样的上涨能撑多久?屡创新高的美股会是最后的狂欢吗?

2025.10.25

11.6k

78

8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