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久定投一次才是最好?每周定投和每月定投有什么区别?一个小改变,受益终生!
2025.11.10
播放量 2.4k
不知道大家做定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频率去定投,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?是每周定投一次好,还是每个月定投一次好呢?不同频率之间,真的会有明显差别吗?有没有什么最优解呢?
文字稿
不知道大家做定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频率去定投,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?是每周定投一次好,还是每个月定投一次好呢?不同频率之间,真的会有明显差别吗?有没有什么最优解呢?
之所以想和大家聊这个话题,源于我和一个朋友的对话。我的这位朋友是个上班族,平时不怎么看市场,听说定投挺好,就自己跟着做了。结果一聊我才发现,他居然是每日定投。我问他为什么选每日定投、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利弊,他说也没想过太多,就是觉得每天自动扣钱挺方便的。这让我意识到,其实很多做定投的普通上班族,根本不知道不同定投频率背后意味着什么。
不得不说,现在券商的软件越来越智能,几乎所有频率的定投都能自动完成。你只要设定好规则,无论是月投、周投、甚至隔日投、季度投、年投,都能轻松实现。但问题来了,不同的定投频率,真的会有差别吗?有没有一个频率,是能让收益更高、风险更低的最佳选择?今天这期视频,我们就来聊聊,什么样的定投频率才是最合适的,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。
定投回测数据
我们不妨从数据说起。2001年,Johnson和Kureger曾做过一篇关于定投频率的研究。论文作者用1982年到2001年的金融市场历史数据,模拟了两种常见的投资方式,每月定投以及每季度定投。研究的标的也很广,包括标普500,道指,纳指,甚至是债券。而结果发现,这些所有的标的最后都指出一个结论,那就是间隔时间更长的季度定投,它的表现都能略跑赢月定投。整个20年期间,季度定投每年可以多跑赢月度定投0.02%-0.04%。20年累计下来,这个差距会在0.4%-0.8%左右。
也就是说,从长期回测来看,定投的间隔时间拉得越长,表现就会越好。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不过,这个结论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。华泰证券在201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里,就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。报告用了2006到2016年,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数据,并模拟了两种不同定投频率下的表现,分别是周投和月投。他们发现,定投间隔的时间越短,反而效果越好。根据最后的结果来看,周投的收益比月投多了0.3%,和前面美国那份论文研究的结果刚刚相反。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Cash Drag
那为什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呢?其实答案可以从刚刚展示的这张图中看到。我们看这跟灰色的线,他的意思是,周定投和月定投收益之间的差值。什么意思呢,就是周定投和月定投,在收益上有什么不同。可以看到,这两根线其实是在互相来回跑赢对方的。有意思的是,每当红色的线上涨的时候,也就是大盘上涨的时候,周投的表现就要差一些。反过来,当红色的线下跌的时候,比如说2015年那次崩盘,周投的表现就要好一些。这是为什么呢?
其实,这跟定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有关,叫做cash drag,现金拖累效应,也叫闲置资金拖累效应。顾名思义,它指的是,在定投过程中,由于你的部分资金尚未投入市场、暂时以现金形式持有,这会拖低整体的平均收益。
而这个效应,在定投频率越短的情况下,效果越明显。这应该不难理解,假设你本来可以在月初一次性把整月资金投入市场,但你非要拆成四份变成周投,那这中间每个星期,总会有一部分现金闲置在账户里,没有参与赚钱。正是这部分没下场的钱,拉低了整体收益。
聪明的你肯定已经发现,这个cash drag需要一个前提,那就是它必须是在牛市当中。不然,如果在熊市的时候,现金不仅不会拖累你,还会让你减少了下跌的损失。所以在市场下跌的时候,频率越短,你多持有一阵现金,反而可以减少亏损,效果就会越好。这就是为什么,华泰的研究里,周投的效果反而比月投更好,就是因为A股在当时经历了好几次崩盘。而一直处于牛市的美股,却看到相反的结论。
点击放大
说到这里,相信关于定投频率的选择,已经有一个初步的结论了。由于美股是长牛状态,越早把钱投进去帮你赚钱,收益就会越高。因此,如果你能够做月投,就不要再把这些现金拆成四份去做周投,更不要像我的那位朋友那样,做日投了。
交易成本
Cash Drag只是一部分,另一个决定定投频率的问题,是交易成本。其实,无论是华泰证券的研究,还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学术报告,它们的模型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交易成本问题。要是把这部分费用考虑进来,比如佣金,那么频率越短的定投方式,交易会越频繁,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。
你可能会想,现在不是很多券商都零佣金了吗?确实如此,但即便是零佣金的券商,它仍然有买卖差价的交易成本,bid ask spread。对于那些最多人买的ETF,这个spread往往也是1到3美分之间。听上去不多,但如果你定投频率很高,比如天天投,那累计的交易次数就非常惊人,长期下来,也会吞掉不少收益。所以,如果把现实中的交易成本算进去,频率越高、交易越频繁,整体收益反而会被进一步稀释。
说到这里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阶段性结论。从长期表现来看,把定投的周期拉长一点,不仅能减少Cash Drag,还能降低交易成本,对最终收益还是有利的。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你处于一个长期上涨的市场行情中,比较典型的场景就是美股大盘。
和自己的情况配合
不过要注意的是,前面说的这些因素都不能算是决定性因素。相信大家在看前面的数据中也能看到,不管是Cash Drag,还是交易成本,它对收益的整体影响并不大。除非你跟我朋友那样,做的日投,不然的话,类似于做周投,两周投,月投,季度投等,最后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。
那既然如此,什么才是定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的。答案其实不是前面说的这些金融理论,而是你自己。
定投这件事,看起来是一个金融策略,但本质上是一个长期习惯。它牵涉到你的收入、消费、现金流安排,以及你能否持续执行的自律程度。因此,最合适的定投频率,不是数据里跑出来的最优曲线,而是最能匹配你个人生活和理财节奏的那一个。
而对于上班族来说,由于工资通常都是按月发的,那在发工资的那一天去定投,就是效果最好、最自然、也最容易坚持的频率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首先,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Cash Drag。在发工资当天就开始定投,你的钱就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工作,没有任何闲置资金出现。
更重要的是,这么做最容易坚持。其实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,定投频率对收益的差距不大。真正拉开差距的,不是你选了月投还是周投,而是你能不能长期坚持做下去。只要你能坚持做下去,时间拉长之后,收益都不会太差,就是多赚一点点和少赚一点的区别。
所以,在券商那里设定好,在发工资的那一天自动扣钱,自动执行,这样一来,你就很容易把定投给坚持做下去了。你也不会再有任何决策的空间,就不会因为市场涨了犹豫一下、跌了又观望几天。
不仅如此,在发工资的那一天,是你账户现金最充足、最有安全感的时候。此时自动定投,不仅不会带来心理负担,也不会影响生活开支。大家想想,为什么公司里强制代扣的养老保险、公积金,几乎没人会主动停缴。除了确实不好停以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它从一个需要主动操作的理财行为,变成了固定开支的一部分,就像交房租、水电费一样自然。时间一长,你甚至不会再去想这个事情了,而是默默认为这本来就是一笔不能花的钱。所以同样的逻辑放在定投上,也能让你自动坚持下去。
总的来说,当你把把频率定在你发工资的那一天自动扣款,不仅能最大限度降低闲置资金的问题,还能让你更好地把事情坚持下去,适配自己的情况和需求。而这,才是每一个人最优的定投频率。
总结
所以到现在,你应该会发现。我们说定投的频率,用了这么多金融知识去解释,从Cash Drag,到交易成本。但是你会发现,定投的频率虽然会影响收益,不过程度并不大。至少不是决定性的。如果你能尽可能降低这些问题的影响,那肯定是个好事,但最终的绝对性因素,还是你最后能否把定投给坚持下去。而这,就需要你在频率上,和你发工资的时间匹配上。如果你是月薪族,那就在发工资当天自动定投;如果你是双周结算,那就设定每双周发工资的时候定投一次;而如果你真的是日结工资,那么日投也还不错。总之,只要你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和收入同步、且自动执行的定投频率,就能最大程度避免人性的干扰。而这一点,才是定投频率的最优解。
为你推荐
22:38
TEM | 财报解读
财报后大跌20%!TEM投资逻辑变了吗?抄底机会还是止损离场?
2025.11.13
3.3k
35
4
26:46
TSLA | 核心概览
特斯拉5+2基本面分析,彻底看懂特斯拉投资!- 2025年11月
2025.11.13
1.7k
16
27:01
META | 核心概览
Meta 5+2基本面分析,彻底看懂META投资! - 2025年11月
2025.11.13
1.6k
16
17:53
META | 核心概览
META估值上限,下限,以及合理估值;从估值中看懂META股价逻辑!- 2025年11月
2025.11.13
1.2k
13
19:27
PLTR | 财报解读
再好的财报也涨不动?PLTR上行空间还能有多少?PLTR财报后,投资模式要做出改变了!
2025.11.10
5.2k
60
3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