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年降息没了?恐惧到头了吗?;沃尔玛财报暗示衰退?;私募金领的眼泪!

2025.11.20

播放量 3.4k

play_icon

明年降息没了?恐惧到头了吗?沃尔玛财报暗示衰退?私募金领的眼泪!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【降息没了】
一份迟到了近七周的就业报告,直到今天才姗姗来迟。然而,正是这份迟到的报告,这份本应在所有人预期之内的报告,却给市场造成了不小的惊吓。
报告显示,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了11.9万,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.4%。
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8月经过修正后的数字是减少了4000个,而9月一下子就又增加到了11.9万个,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5万多人,两月净变动高达2975%。就连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都对此大加赞赏,称这是川普亲商政策的成果。
那么失业率呢?就业人数走高,失业率也走高?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大摩认为,失业率上升至4.4%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参与率提高,而非裁员增加。简单说就是想去找工作的人变多了,不是企业裁员的人多了。
冷静下来仔细看看行业。医疗保健、餐饮服务和社会援助领域,继续保持增长势头,9月分别增加了4.3万、3.7万和1.4万个就业人数,是最多的三个行业。
但运输仓储行业却失去了2.5万个工作,其中仓储存储减少1.1万,快递和信使减少7000个。联邦政府就业也继续下滑,9月减少了3000个岗位,从1月到现在,累计已经减少了9.7万个政府就业。
这两组数据说明,第一就业面变得更窄,劳动力更愿意流向保守型稳健型行业,而仓储疲软也代表商品流通活力降低,需求变弱;第二,共和党小政府、少监管的理念还在延续,整个政府编制仍在缩减。当然,这都是两个月前的情况了,现在是什么样子还得继续等报告。
那么既然9月报告意外超预期,上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会不会也出幺蛾子呢?
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万人,比前值少了8000,比预期少了7000人,在多家大企业宣布裁员的背景下,初领失业金的人数反而减少了?这是为什么呢?要知道,这可是上周,不是9月的数据,这种矛盾真的难以让人相信。不过续请人数却创下了新高,达到了228万人。整体效果上算一半一半吧,两者抵消,没有造成太大的波澜。
那我们投资者该如何理解今天这份最重要的就业报告呢?这份报告最直接的影响,就是让华尔街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,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。比如曾经站台降息的大摩就在报告发布后,迅速取消了对12月降息的预判,理由正是9月就业人数出现大幅而广泛的反弹。
但实际上,市场方面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纠结这则信息,因为是否在12月降息本来就有分歧,并且已经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消化了不少。然而,随着美联储多位官员的表态,市场突然意识到,原来不降息的可能不仅仅是12月,甚至连明年1月都说不好了。
首先是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麦克,她强烈反对继续降息,并且警示现在通胀难控、货币政策须更紧,而不是往中性方向去靠拢。并且她直指通胀回落将是长期的拉锯战,在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。同时她还认为就业放缓的风险尚在可控的范围内。
哈麦克只是FOMC委员,不是票委,不具备投票资格。但是,但是,但是!她现在不具备,不代表未来不具备。根据美联储规则,哈麦克将在2026年1月获得投票权利,也就是说,如果通胀和就业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,那么明年1月的FOMC上,哈麦克很可能投下反对降息的一票,这或许就是市场担心明年继续暂停降息的原因之一。
接着是不粘锅巴尔,他前两天顾左右而言他,不对利率政策发表任何看法。但今天却语出惊人。他表示,美联储必须谨慎行动,因为通胀仍维持在3%的水平,与长期通胀2%的目标偏离甚远。同时他还认为,如果为了支持劳动力市场而降低利率,那么这就有可能让高通胀变得更持久、更长时间。并且降息还会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,造成估值溢出。这意味着,一旦下一次衰退来临,那么结果就可能比预期更加严重,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。
巴尔和哈麦克不同,他是理事,是永久的票委。所以他的鹰派立场自然将直接影响明年1月的决策,也就是说,目前至少有两位票委都对明年降息质疑了起来。而且这还没完,被川普起诉的丽萨库克今天也发表了讲话。
库克表示,现在官员应该关注复杂的企业关系,尤其是那些杠杆过高的企业。她认为,如果私人信贷市场发生意外,那么这个风险将蔓延至更广泛的全美金融体系。她还特别指出,近期汽车行业中私营企业的破产,揭示了各种金融实体中的风险。另外对冲基金在美债市场的影响力和资产估值水平,也是潜在的风险。不过她也认为,现阶段金融体系依然具有韧性。
好了,总结一下。九月就业不稳反涨。十月就业没数据。十二月会议,六位倾向暂停降息,三位倾向降息。明年一月会议,目前的倾向是暂停降息。基于此,今天股市彻底打消了12月降息的念头,并且已开始对明年1月不降息进行重新定价,这就是今天高开低走的核心原因。
Jason认为,今天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表态,大多是基于相对滞后的通胀和就业数据。这也意味着,当接下来的经济数据出现反转、或形成明确趋势时,美联储也会及时调整政策立场。毕竟当前3.75%-4.00%的高利率水平,终究难以长期维持。所以我依旧认为,暂停即便出现也是阶段性的,降息是大势所趋。
总而言之,不必过度悲观。坚持短期谨慎、长期乐观的投资原则。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滞后的,现在高通胀环境和就业市场疲软,最终会迫使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。保持耐心、等待拐点。


【为什么?】
接着我们通过彭博给出的分析师评论看一下,今天市场的大反转,除了降息的推迟,还有什么原因?
我归纳了一下,分析师普遍认为还有三类原因:
第一类是对AI盈利能力的质疑。
有分析师质疑到,AI会像市场定价的那样盈利吗?这些公司会今天就开始盈利?还是五年之后呢?因为对远期不确定的盈利变现担忧,这促使很多投资者开始减仓。另外最近转向的债务融资模式,也让投资者渐渐开始担忧股东回报。
第二类是比特币。
有策略师指出,随着加密货币进入熊市区间,跨资产间的去杠杆动作还没有结束,这意味着平仓比特币仍有空间。
有的分析师特别强调到,加密货币是以散户为主,而散户自春季以来一直推动市场走高,这种脆弱性不得不防范。
另一位策略师也表示,他正在密切关注比特币市场,因为无论你是否承认,比特币已成为投资者整体风险承受能力的真实代理指标。
第三类是技术面和资金流动。
有分析师警告,系统性基金仓位依然脆弱,商品趋势量化策略仍保持着适度净多头的仓位,但股市若再度下探,则策略可能触发新一轮强制平仓,届时股票波动会更加剧烈。
也有分析师对早盘的乐观情绪泼了冷水,他认为那只是空头的回补,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上涨。现在市场正在进行第二次冷静思考。
最后还有分析师补充到,明天周五将集中到期名义价值高达3.1万亿的期权,所以今天股市波动率被大幅抬升就显得没那么不正常了。
Jason认为,暂把宏观因素搁在一边的话,这三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,市场对AI变现能力的未知恐惧。
这种恐惧合理吗?依我看非常合理。人在面对未知时的恐惧,是天生的。现在在不降息的预期背景下,这种恐惧已经达到了峰值水平。
但是,接下来又意味着什么呢?如果我们只看今年的话,接下来博通财报可能是一个催化剂,但显然它就算再强,也大概率不会有英伟达的影响力。也就是说,没了降息刺激,今年基本就没有什么可期待的预期了。
不过同样的。对于AI变现质疑来说,现在也是强弩之末。因为接下来,包括OpenAI收入的积极信息、Anthropic扩大客户的积极信息,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,它们通过AI增加营运效率的积极信息,大概率会接踵而至。那么每一次积极信息的公布,都会缓解这个恐惧压力,它会一步步地带走悲观情绪。
另外还有第一条新闻说的,只要还维持在高利率,那么市场对长期降息的预期就始终存在。
因此我认为,短期内,准确点说到明年议息会议前的这段时间,都需要非常谨慎。而一旦度过去,当各种积极信息出现后,市场自然会从恐惧的山峰上走下来。一句话,耐心比什么都重要。


【长期主义】
当Target、Home Depot纷纷下调预期时,沃尔玛却连续第二个季度上调全年预测。这家零售巨头到底抓住了什么秘诀?
财报显示,沃尔玛第三财季营收达到1795亿美元,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774亿美元。调整后每股收益62美分。也高于预期的60美分。更重要的是,沃尔玛将全年净销售额增长预期上调至4.8%-5.1%,远高于此前的3.75%-4.75%。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BEAT AND RAISE!
CNBC认为,这份亮眼的财报背后是一个有趣的现象。那就是无论是领救济金的低收入家庭,还是开豪车住豪宅的富裕阶层,他们现在都成了沃尔玛的顾客。
沃尔玛CFO雷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在各个收入层级都获得了市场份额,但在高收入群体中的增长更为明显。
其实这有点反常,我们普遍认为美国现在处在K型分化经济模式,也就是富人继续高消费路线,穷人继续走低消费路线,两者互不干涉。但现在沃尔玛的回复似乎是在说,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,原本不屑于逛沃尔玛的富人们,也开始寻求物美价廉起来了?
当然,他们现在留下来也不光是为了省钱,因为沃尔玛还有一个秘诀:三小时送货。
根据财报,沃尔玛现在有能力将物品在三小时之内,配送至美国95%的家庭。更厉害的是,现在大约三分之一的在线订单客户,他们都选择了一小时或三小时的加急配送。这部分业务的收入这次同比暴涨70%,是带动沃尔玛调增指引的核心。
CFO雷尼接着说,其实不光高消费者,现在就连低收入群体也喜欢用这种快速配送服务。
那这说明什么?便利性已经不再是富人的专属,而是成了所有消费者的刚需。当然,沃尔玛对部分加急订单收费,其他的则作为会员计划Walmart+的福利提供,就好比亚马逊的Prime一样。
除了配送外,第三财季电商销售额也飙升了27%,其中美国市场更是达到28%的增长。要知道沃尔玛的体量已经非常庞大,而现在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属实不易。沃尔玛管理层表示,电商增长的动力来自在线订单增加,以及广告和第三方市场的扩张。
那么说到广告,这就是沃尔玛的另一个增长引擎了。本季度全球广告业务增长53%,这里面少不了来自去年收购的电视品牌Vizio的贡献。另外美国广告业务Walmart Connect同比增长33%。CNBC认为,沃尔玛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媒体公司,它在利用庞大的客流和数据优势向品牌商出售广告位。
不过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。由于政府停摆,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福利发放一度暂停,这让沃尔玛的业务出现了短暂的放缓。雷尼表示,现在人们重新开始领取这些资金,情况也出现了反弹。这个插曲提醒投资者,沃尔玛仍然高度依赖低收入消费者。
同时沃尔玛还面临关税压力。雷尼认为,关税成本压力是真实存在的,但公司团队通过吸收部分成本的方式,降低了对顾客的影响。
Jason认为,沃尔玛这家公司我一直都很喜欢,在节目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。这次电商业务开始放量增长,拉高了预期曲线,它是可持续的盈利能力,非常积极!而且当年互联网革命下,沃尔玛就是第一批应用者。我相信这次AI革命,也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新的契机。这将是未来这家公司的看点。不过风险点我也要指出来:
第一个风险点是估值过高。作为一家大型零售企业,沃尔玛目前的远期市盈率高达37.5倍,这显然超出了行业和它本身的增长曲线。造成估值高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可能是避险情绪在作祟,就像昨天贝莱德加注价值因子那样,投资者正在悄无声息地用沃尔玛来对冲风险。这种操作可以理解,但也的确造成了股价过高的局面。
第二个点是CEO交接的不确定性。虽然这个季度,甚至下个季度,现任CEO麦克米伦还在位,离任后也会担任顾问,但新任CEO弗纳会采取什么战术、推行什么战略,现在都还是未知数。管理层的换血永远是需要警惕的风险点。
最后还有个风险不在沃尔玛本身,而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。
沃尔玛在最近两次财报中都提到,高收入消费者的涌入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疲软。这可能意味着K型经济正在向下移动,也就是曾经大手大脚、习惯在Whole Foods购物的高收入人群,现在也因为通胀和收入放缓开始选择沃尔玛。
如果这是一种趋势的话,那么支撑美国消费的主力人群就发生了结构性变化。这个点对沃尔玛是确定性,甚至是利好的。但对整个美股和美国经济都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好在目前这个信号还不够强烈,其他行业和数据也还没有印证,但我会持续跟踪这方面的信息。
最后,恭喜沃尔玛的股东!长期主义给你们带来了回报。

【小甜甜变牛夫人】
年薪近百万美元的私募基金精英,为什么也要离开黑石、KKR这样的顶级机构?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
华尔街日报认为,过去,能在黑石或KKR这样的大型私募基金工作,意味着你拿到了通往财富自由的入场券。但现在,这些机构的中层员工正在成批离开,转投那些规模更小、名气更小的基金公司。他们宁愿放弃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潜在收益,也要另谋出路。
为什么?华尔街日报认为,是金融行业内部正在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,导致了这一点。而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投行内部权益,附带权益,业内人士简称carry。简单来说,这是私募基金给员工画的一张大饼:当基金投资的公司被卖出去,然后赚了钱,员工可以分到基金利润的一部分,通常是20%。对于大型基金的中层员工来说,这笔钱理论上可以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。
但问题来了,这张饼什么时候能吃到嘴里,谁也说不准。曾在华平投资负责业务服务的斯蒂芬妮·格韦达认为:这种类似金手铐的饼已经不那么吸引人了。顶尖人才在精打细算后发现,拿到一小块真正能兑现的蛋糕,要远比等待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横财靠谱得多。
那么钱为什么拿不到?因为首先,基金必须达到最低收益率门槛,也就是所谓的hurdle rate。如果投资表现不够好,这奖励的基础就不存在了。
其次,即使基金赚了钱,员工也得等上六到八年甚至更久,之后附带权益才能完全归属给你。如果在这期间你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,那么已经归属的权益可能会被取消。更狠的是,就算钱已经发到你手里了,如果基金后来业绩下滑,这笔钱还可能被追回去。
不过要说这些问题一直都有,为什么最近这个趋势加重了呢?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。自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后,加息让私募基金更难把之前买下的公司高价卖出去,因为这些公司大多是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买的。所以现在卖不出去,就意味着员工的附带权益遥遥无期。一位从大基金离职去了小基金的副总裁说,以前做私募的人梦想是拥有私人飞机,现在只希望能付得起私立学费。 显然,加息的影响正在金融行业中逐渐演化。
Jason认为,这个新闻简直不要太贴切。我之前所做的投资银行业务,实际上和私募就是难兄难弟,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。
运气好的,刚来工作不久就能做成一项IPO,奖金确实不少。但运气不好的,大几年都在一遍遍辅导、推荐、撤材料如此往复,只要企业没成功上市,没成功并购,就只有基本工资和大锅饭里面的汤汤水水。
虽然外界都把投行和私募看成金领,这个领域的基本工资本身也足够高,但这种白做工、白出力,没钱分的场景是绝对多数。并且更重要的是,它一次次给你画奖金大饼,又一次次让你失落而归,那种感觉是非常不好受的。
不过,如果观众朋友是学生,或者其他金融领域从业人员想往投行、PE发展的话,我还是非常建议的。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,你不仅会学到扎实的实务经验,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,赚到钱,更重要的是它能帮你磨炼耐心,承受考验,对个人成长很有帮助。


彭博五大新闻:
第五:
川普乌克兰和平计划曝光。
川普特使提出了一份28点和平计划草案,建议乌克兰割让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,承诺不加入北约并限制军力,以换取美方有偿的安全保障。根据该方案,美国将获得50%的重建利润,并逐步解除对俄制裁。泽连斯基对此持保留态度,而英欧盟友则强烈反对,坚持和平进程必须得到乌方同意。
第四:
墨西哥Fintech公司Aviva获融资。
墨西哥金融科技公司Aviva获得5000万美元信贷额度,致力于为非正规经济中的“隐形”人群提供小额贷款。公司利用AI和视频技术建立信用档案,计划将客户规模扩大至50万。Aviva选择避开与大银行和巨头竞争,深耕未被充分服务的低端信贷市场。
第三:
Gap业绩超预期,上调全年指引。
Gap集团三季度同店销售增长5%,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增长。得益于名人营销和联名活动,旗下Old Navy和Gap品牌表现强劲,抵消了Athleta品牌11%的下滑。公司随即上调了全年销售指引,股价盘后上涨近5%。CEO表示将继续通过优化库存和品牌重塑吸引消费者。
第二:
美交通部向停摆期员工发奖金。
美国交通部DOT和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,将向在政府停摆期间坚守岗位的,约776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及技术人员,发放每人1万美元的奖金。该笔款项定于12月9日前支付,以表彰关键岗位员工,在停摆期间维持航空系统正常运行所做出的贡献。
第一:
多方竞购华纳兄弟探索。
Netflix、康卡斯特和派拉蒙已向华纳兄弟探索提交收购要约。康卡斯特和Netflix主要意在《哈利波特》等影视版权库,而派拉蒙则有意整体收购包括CNN在内的全公司。
受收购传闻推动,华纳股价近期飙升。董事会计划在圣诞节前做出最终决定,若交易不成,仍计划分拆其有线电视业务。

为你推荐

22:36

NVDA | 财报解读

财报后股价惊天逆转,市场对股王丧失信心?亮眼财报背后,透露出两大隐忧!26年还能投资吗?

2025.11.24

5.2k

60

4

22:59

TEM | 核心概览

TEM 5+2基本面分析,彻底看懂TEM投资! - 2025年11月

2025.11.23

3k

20

1

21:51

TEM | 核心概览

TEM估值上限,下限,以及合理估值;从估值中看懂TEM股价逻辑! - 2025年11月

2025.11.23

2.2k

16

1

17:56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信心崩溃?别急,真正的恐慌还未降临!大跌何时触底?1信号判断真正熊市!

2025.11.22

4.5k

56

5

17:18

投资方法论

消费股出机会了?历史上最能穿越牛熊的板块,该如何正确投资?一套适用于所有消费股的分析框架!

2025.11.17

7k

60

2

PLTR | 财报解读

再好的财报也涨不动?PLTR上行空间还能有多少?PLTR财报后,投资模式要做出改变了!

2025.11.10

推荐理由

9.3k

66

3

冷门投资知识

为什么你的AI没法做投资分析?专业AI工程师,教你最实用AI分析技巧!

2025.10.13

推荐理由

16.3k

181

41

个股机会

稳定币最强受益股?爆发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龙头股?大涨10倍后的Coinbase,是否还有机会?

2025.10.20

11.6k

69

9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信心崩溃?别急,真正的恐慌还未降临!大跌何时触底?1信号判断真正熊市!

2025.11.22

4.5k

56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