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JOLTS职缺报告显示经济扩张?;波音新计划会翻身吗?耐克财报让市场跌宕起伏?;CoreWeave再签大单!OpenAI开发AI版TikTok?美股即将取消季报?川普辉瑞达成协议,小心思是什么?

2025.09.30

播放量 1.0k

play_icon

美国股市在周二的交易中大多收高,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,标准普尔指数紧随其后。主要股指在本月和第三季度均录得稳健涨幅。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,英伟达表现良好。今天领涨的板块包括制药、生命科学、医院等。领跌的板块包括能源、银行、投行、餐饮等。其他市场方面,WTI原油继续收跌1.7%,此前周一因OPEC+产量相关新闻影响下跌近3.5%。

no-comment

开通服务即可查看评论~

文字稿

美国股市在周二的交易中大多收高,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,标准普尔指数紧随其后。主要股指在本月和第三季度均录得稳健涨幅。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,英伟达表现良好。今天领涨的板块包括制药、生命科学、医院等。领跌的板块包括能源、银行、投行、餐饮等。其他市场方面,WTI原油继续收跌1.7%,此前周一因OPEC+产量相关新闻影响下跌近3.5%。
【硬数据vs软数据】
今天先从8月的职缺数据和9月的消费信心指数开始。职缺岗位数据,它是衡量劳动力需求和经济扩张的重要指标。8月的职缺岗位为722万个,职位空缺率为4.3%。整体上略高于预期和前值,代表经济还在小幅扩张。招聘与裁员方面,它们在8月完全一致,招了510万,又裁了510万,招聘率和整体裁员率也都是3.2%。这再结合职缺数量的微涨,说明企业有招聘的需求潜力,但并没有实际转化为就业,同时处在既不大幅裁员,也不积极招人。总体上给人感觉很谨慎,处于观望的状态。
当然,整体上谨慎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都是这样。
首先是建筑业。建筑业职缺下降了11.5万个,是所有类别中降幅最大的。建筑业的就业疲软,和房地产以及利率息息相关。尽管8月份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所下降,但新屋开工仍大幅下滑了8.5%,再加上7月12.1万套的库存压力,这可能是解释建筑业收紧招聘的原因。不过随着9月降息落地和新房销售火热,建筑业下次职缺也很可能会大幅反弹。
下一个是政府雇员,政府雇员职缺只下降了3.7万,并不突出。但是拆开细项来看,联邦政府雇员一下子减少了6.1万个,这说明财政支出的压力正在加大,联邦政府必须通过降低职位来提高效率。联邦雇员的减少,加上川普威胁永久解聘,这实际上和DOGE的初衷不谋而合,也许川普只是用更巧妙的手法来逐步执行缩编的政策,可谓一石二鸟,顺水推舟。
接下来是餐饮住宿,8月餐饮住宿的职缺增长了10.6万个,招聘下降了5万个,主动辞职下降了14万个。餐饮住宿是很典型的非必须消费行业,通常只有当消费者对收入和经济感到放心时,他们才会增加这一消费。从8月的数据上可以看出,餐饮住宿的就业需求在显著放大,就业供给出现了短缺,这说明企业在迅速扩张。同时主动辞职大幅下降,也可能意味着工资在快速增长。
总得来看,8月就业市场整体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,4.3%的就业参与率和1.1%的被动裁员率,意味着就业市场并没有发生结构性的降温,不过这可能会对进一步降息造成阻力。
另外餐饮住宿行业的扩张,无疑是这次报告的亮点。虽然8月是暑期旺季,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,但就算同比去年来看,餐饮住宿的职缺仍有接近17%的增长。这说明,美国经济和消费,在后关税时期依然强劲。
好接着我们来快速过一遍CB消费者信心指数。不同于冷热均匀的职缺报告,CB消费者信心指数却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局势。
9月份的整体消费信心指数降至94.2,是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。其中现状指数出现了一年来的最大跌幅。
造成信心下降的主要原因,无疑是劳动力市场的恶化。在这次调查中,认为工作充足的消费者占比,从30%下降到了26.9%。认为工作难找的比例为19.1%,没有变化。那么工作充足和工作难找的差值,也就劳动力市场差异化指标。它则进一步缩减到了7.8%,这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实质性的降温,巩固了进一步降息的押注。
经济前景方面,期望指数继续处于自2月以来的衰退预警线80分下。9月进一步下降到了73.4。在调查问卷中,认为已经处在衰退的比例有所提升,而预期未来12个月很可能发生衰退的比例为5月以来的最高值。
通胀与价格方面,12个月预期通胀值下降了0.3%,至5.8%。不过仍高于2024年底的5.0%。另外消费者对关税的担忧有所下降。这说明关税物价传导机制正在见底,通胀预期降温,可能会为降息提供更多的信心。
消费行为方面,服务和汽车消费意愿大幅下降,尤其是旅游、度假相关的服务,降至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而住房需求则大幅反弹,可能是由于利率预期变化导致的。家庭财务状况则出现了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,这代表消费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,高物价和高利率环境可能正在侵蚀家庭储蓄。
最后是年龄结构性,35岁以下的消费者信心在提升,35岁以上却在下降。收入没有明显的模式,不过年收入在2.5至3.5万美元的低收入群体,和20万美元的高收入群体信心仍处于低点。
美投君认为,这份报告和8月职缺报告,以及上周的PCE数据出现了显著的背离。这里面有统计时间窗口的差异,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调查方式的不同。信心指数是以采集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的,结果更多是反应心理预期和情绪变化,而非实际的消费行为,所以它更偏向于软数据。而PCE和职缺报告,他们都是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数据上报,因而也更偏向于硬数据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份报告没有价值,了解消费者心理预期,再结合着官方硬数据交叉验证,这会帮助我们构建更多元的信息,也会对投资决策提供更立体的依据。
那么今天的两篇报告能得出什么结论呢?短期来看,似乎有一定的矛盾,但只要稍微拉长视野就会发现,其实不确定性并没有那么强。一方面,继续降息仍然是大概率事件,今天CME也给出了10月降息96.7的概率,这比昨天增加了近7%。另一方面,关税所引发的通胀压力很可能是短期的,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。因此,只要适度宽松这个大方向不变,我认为宏观上的风险就是相对可控的。就像昨天高盛分析师说的那样,股价如果出现回调,我认为这恰恰是进场投资的好机会。好,数据就分享到这,接着来聊聊一家老牌制造业公司。波音。
【断臂求生的波音】
一架从零开始的新客机,真能把波音从MAX阴影里拉出来吗?如果再押错了,这一次,代价可能是整个未来。
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,波音正计划打造一款全新设计的单通道飞机,来替代诞生于1960年代的737系列。目前,波音正处于新飞机开发的早期阶段。飞机设计可能需要十年时间,并且要花费数十亿美元。华尔街日报认为,波音需要这款新飞机来对抗空客的A320家族,而后者一直在蚕食市场份额。截至最新的数据,目前空客已占据56%的市场,而波音仅剩40%。
这次波音开启全新设计,主要是因为737MAX机型接二连三的事故。波音曾把737 Max的设计推到了极限。那些椭圆形的发动机被安装在机翼更高更靠前的位置,为了适应这种设计扭曲,波音引入了名为MCAS的软件系统。这本意是想补偿发动机位置改变而产生的抬头趋势,让飞机操控起来像老款737一样,但却弄巧成拙,最终导致两起致命坠机事故,夺走了346条生命。
除了设计问题以外,波音的偷工减料也成为了众矢之的。波音为了降低成本,先是把位于西雅图的主要组装厂搬去了南卡罗来纳州,而就近招聘的组装工人,他们的经验远不如西雅图的熟练工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曾在2014年发布了名为《破碎的梦想:波音787》纪录片。在纪录片里,记者暗中调查显示,在那里负责安装的工人有90%的问题被掩盖,甚至有员工被指使用违禁药物。
华尔街日报认为,也许这一次重新设计,是波音公司希望吸取了偷工减料的教训。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慢,但波音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,重新确立自己作为主要飞机生产商的地位。
美投君认为,波音现在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737MAX的重新设计。它自己的波音777X新飞机认证整整拖延了6年,到2027年才可能开始交付。另外从历史交付量上看,波音自2019年MAX事故后,在过去的6年里交付量几乎仅有空客的一半。这说明,在商用飞机领域,波音已经从领导者转变为追赶者了。
从股价上看,波音5年里仅上涨了27%,而空客则暴涨了200%,相比之下,差距不可谓不大。
总的来说,波音现在的执行力很难不让人担忧。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波音不做这个断臂求生的决定,那么可能真的会被空客彻底甩开了,现在起码还保留了翻盘的机会。
【复兴中的耐克】
今天盘后,耐克发布了最新一季度的财报。作为道指中唯一的运动服饰龙头,耐克的业绩对可选消费景气具有一定参考意义。
截至在8月31日前的3个月里,耐克收入为117.2亿元,同比增涨1%,超出预期的110亿美元。盈利能力方面,耐克本季度的毛利率下降了3.2%至42.2%。每股收益为0.49元,大幅超出分析师预期的0.27元。
整体上,耐克这个季度的业绩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。收入比上季度的下跌11%要改善了太多。另外利润也是大幅超预期。这代表了管理层确实改善了运营效率。但是毛利率的大幅下降也带来了担忧。管理层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平均售价下降,折扣和渠道商的增加,以及美国关税共同所致的。对此,我个人感觉管理层的解释有点绕。可能是一方面关税侵蚀掉了一部分利润,这倒可以理解。另一方面公司和渠道商却进一步选择降价和折扣来保留客户,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耐克的销售疲软度又似乎比想象的大一点。那么市场是什么反应呢?财报公布后,耐克股价立即跳涨了5%,但紧接着就回落至1%附近。也许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,先高兴,后冷静。
在管理费方面,本季度仍然为28亿美元,没有变化。管理层解释称,这是因为更高的员工工资和更低的管理费用抵消所致。直白点说,就是高管降薪给普通员工了,这么看来耐克的管理层对员工还是很好的嘛。最后再说下有效税率,本季度为21.1%,比上季度的19.6%略有提高,但也不是关税导致的,而是本季度更少的股份支付所致。这里原理略显复杂,简单说就是更少的股份支付降低了递延所得税资产,从而提高了有效税率。
总体看下来,耐克这个季度的收入实现了反转,利润也大幅超过预期。但是盈利能力和管费用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。来看看CEO是如何描绘的。
耐克CEO埃利奥特·希尔表示:“本季度,耐克通过在北美、批发以及跑步等重点领域的‘Win Now’行动取得了进展,但要让所有运动品类、区域市场和渠道都走上相似的轨道,在充满动态变化的经营环境中,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。我相信,我们在‘Win Now’上的聚焦方向是正确的,而我们在‘运动进攻’战略上的全新调整将成为长期最大化耐克公司完整产品组合的关键。”
美投君认为,CEO所强调北美、批发和跑步取得进展,其实也就是这次所有的增长板块,而其他的,比如耐克Direct就下降了4%,备受关注的大中华区业绩,更是有9%的下滑。这样看下来,耐克虽然财报整体的表现还行,但更长远的复兴之路,目前看来还有不少的挑战。好了,说完耐克,我们再来聊聊一个暴富的机会。
【暴富or破灭?】
142亿美元,这是Meta今天砸向CoreWeave的合同。这家今年3月才刚刚上市的公司,转眼间就拿下了包括微软、Meta和OpenAI在内的数百亿订单,这听起来像是一夜暴富的硅谷神话,但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,CoreWeave真的能笑到最后吗?还是会成为下一个泡沫破灭时的牺牲品?
今天消息出来后,CoreWeave的股价飙升了15.9%,而Meta却下跌了1.9%。这个反差说明了什么?投资者可能认为,CoreWeave赚了,他们拿到了一单好买卖,而Meta可能的现金流压力又变大了。
CoreWeave的CEO迈克尔·英特雷在接受采访时,很得意的说道:“Meta之前就很喜欢我们的基础设施,这次回来要的更多”。为什么要的更多呢?除了Meta对算力的高需求外,我想还有可能是因为这次提供的是英伟达最新的GB300系统。
简单说下GB300系统。这是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 AI计算平台,并且结合了NVLink 5技术。GB300的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数倍,特别是在大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,能效比提升显著,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AI模型,同时降低能耗成本。这对于Meta这种需要训练超大规模AI模型的公司来说,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。
回过头来继续看新闻,彭博社认为,这笔交易对CoreWeave的意义重大,长期以来,微软一直是CoreWeave的最大金主,在今年6月结束的季度里占据了公司收入的71%,而在这次与Meta的合作,还有上周和OpenAI签下的数十亿美元合同后,公司的单一客户风险被大大削弱了。对此,CEO英特雷特坦言道:“我们IPO的时候,就是因为客户过于集中而被诟病。这次交易显然是多元化方向上的重要一步”
对于Meta的这次的百亿投资,其实并不意外,我们在昨天的新闻里也都提到过,扎克伯格早已把AI当作公司的第一战略,还认为如果不跟进AI竞赛,那么对Meta的风险更大。
而对于CoreWeave这样的新兴群体,他们接二连三的收到大科技的橄榄枝,股价也逐步攀升,这充分说明了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疯狂程度。
但是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这些新云公司哪有那么多钱来维持服务供应呢?答案还是那个,举债融资。不仅如此,越来越高的基建投资让AI大科技也不得不开始举债,Meta为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型数据中心筹集了290亿美元的融资。上周甲骨文也发行了180亿美元的债券来为OpenAI建设基础设施。看起来,整个科技行业都在疯狂举债,只为了在AI这场游戏中不掉队。
美投君认为,相比于其他云服务商,CoreWeave更像是一个施工队,他们的商业模式是租赁顶尖AI芯片的访问权限,为客户快速部署和配置AI基础设施。这种轻资产模式,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,更专注提供计算资源。但这也意味着,他们的护城河较浅,一旦大型科技公司自建能力成熟,中间商的价值就会被压缩了。
也基于较浅的护城河,CoreWeave现在的估值,我认为其实已经相当饱和了。更关键的是,一旦利率环境恶化,或者AI热潮降温,那么这些新云公司会立即面临资金链的巨大压力,而大型科技公司却依旧可以凭借着超强的多元盈利能力挺过来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上面,CoreWeave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。历史也告诉我们,每一轮科技泡沫都会造就一批暴富神话,但真正能活到最后的公司寥寥无几。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投资确定性强的公司,这才是更稳妥的做法。
下面分享几条短新闻:
知名科技杂志《Wired》近日报道,OpenAI 即将推出Sora 2影片生成AI模型的独立应用程序,界面采直式影片串流设计,用户可透过滑动浏览,风格类似 TikTok,但平台上的内容将全数由AI生成。报道指出,这款应用将提供类似For You的推荐页面,由算法驱动。用户可创建最长10秒的影片,并能在右侧功能列进行按赞、留言或二次创作。
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主席Paul Atkins在周一表示,市场监管机构正在加速取消季度报告的进程。这是来自于川普总统的建议。消息发出后,引发了外界对美国企业透明度的疑虑。川普所推动的变革,要求上市公司每半年公布一次财报,而非依照SEC现行规定,也就是每90天公布一次财务报告。
今天,辉瑞与川普政府达成一项协议,同意将其部分药品价格下调高达85%,并直接向美国公众销售,以换取川普所威胁的药品关税豁免。此举预计将引来其他主要制药公司的效仿。消息公布后,辉瑞股价在盘中一度上涨了5.6%,标普制药指数也攀升了3.8%。
根据协议内容,辉瑞将获得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宽限期。作为交换,辉瑞承诺确保美国人能享受到与其他国家相当的药品价格,并将以平价推出新药,以此回应川普总统关于美国人“不公平地”承担着全球最高医疗费用的抱怨。辉瑞将通过一个名为TrumpRx的网站,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其大部分初级保健药物和部分特殊品牌药品,折扣最高可达85%,平均折扣为50%。
此外,辉瑞还将为参加医疗补助计划的美国人,提供全面的药品价格下调,在部分药品上给予他们最惠国待遇。辉瑞CEO阿尔伯特·布尔拉表示: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入70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本地生产。
不过,分析师们却表示这并不会对辉瑞产生太多影响。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卡特·古尔德在报告中写道:“尽管围绕着这项协议有大量宣传和评论,但辉瑞的新闻稿并未改变任何财务指标或业绩指引。” 他认为,市场的积极反应证实了这更多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的表面文章。
美投君也比较认可古尔德的观点。这次辉瑞表示有高达85%的折扣,但是这部分产品可能并不是辉瑞的主营产品,最终对辉瑞的业绩影响也可能并不大。

为你推荐

20:08

高手思维

关于创业,关于赚钱,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

2025.10.11

1.2k

51

8

26:33

每日报告

美国反制!中美关系风云突变!股市惨烈,风暴将至?;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韧性?在这个节骨眼下,很快就会被验证了!;Figure机器人惊艳!家中要添保姆了吗?大摩相信光?给出了什么投资建议?

2025.10.10

3.5k

30

3

20:17

每日报告

鲍威尔鸽了?;高盛模型显示该买了!投行下周财报该买谁?;百事达美谁引领经济?谷歌进军企业级AI应用!中国大招硬控美国?

2025.10.09

2.5k

24

1

22:04

每日报告

IMF英国央行共急眼?;黄仁勋烙大饼,但这次却揭风险?;有个市场一直被冷落,大摩告诉你投资逻辑!联储纪要显示分歧严峻,数据缺失或为最大隐患?台积电涨价低于预期!诺贝尔化学奖公布!AMD戴尔接着奏乐接着涨

2025.10.08

2.6k

18

1

20:42

TEM | 财报解读

TEM历史转折性时刻到了!绝对跟踪新股票TEM,Q2财报揭示了哪些颠覆性改变?

2025.10.08

5.6k

49

6

TEM | 业务调研

AI医疗领域的PLTR?拥有最强护城河的医疗AI股,能否变现增长?

2025.03.03

推荐理由

32.4k

102

9

投资方法论

新手靠选股,高手靠仓位!什么才是散户最佳的仓位管理方式?

2024.09.16

推荐理由

35.7k

148

13

个股机会

一份天价大单,真的能将甲骨文捧上神坛吗?是炒作?还是23年英伟达时刻?

2025.09.29

9.4k

66

2

每月宏观报告

美股为何怎么都跌不下来?诡异循环正带动美股盲目上涨?市场还能撑多久?

2025.09.23

6.2k

20

5

您已浏览完全部帖子~